[發明專利]集裝箱正面吊運機及其吊具定位控制方法、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21035.0 | 申請日: | 2012-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421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德榮;李彬;張付義;張盛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C13/20 | 分類號: | B66C13/20;B66C13/46;B66C1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晨光;魏曉波 |
| 地址: | 22100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裝箱 正面 吊運機 及其 定位 控制 方法 系統 | ||
1.集裝箱正面吊運機的吊具定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獲取當前臂架的長度、角度及目標位置;
以吊具定位手動開關未觸發為條件,根據所述長度、角度確定當前位置,并根據當前位置及目標位置輸出調節臂架變幅油缸和伸縮油缸工作狀態的控制信號,以控制設置于臂架端部的所述吊具位移定位于所述目標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裝箱正面吊運機的吊具定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號分別輸出至調整所述變幅油缸和伸縮油缸的進液量的第一電磁比例閥和第二電磁比例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集裝箱正面吊運機的吊具定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位移定位包括豎直位移模式和水平位移模式,并配置成:在豎直位移模式,所述控制信號包括同步輸出的第一變幅控制信號和第一伸縮控制信號,其中,所述第一變幅控制信號根據查詢預設的電信號和高度的第一關系表獲得,并輸出相應的電信號至第一電磁比例閥,所述第一伸縮控制信號輸出至第二電磁比例閥;在水平位移模式,所述控制信號包括同步輸出的第二伸縮控制信號和第二變幅控制信號,其中,所述第二伸縮控制信號根據查詢預設的電信號和幅度的第二關系表獲得,并輸出相應的電信號至第二電磁比例閥,所述第二變幅控制信號輸出至第一電磁比例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集裝箱正面吊運機的吊具定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縮控制信號根據下述公式獲得:
I1=kp1ΔRi+kd1(ΔRi-ΔR(i-1))+ki1ΣΔRi;式中,
ΔRi―當前采樣時刻的位置與目標位置的幅度差;
ΔR(i-1)-上一次采樣時刻的位置與目標位置的幅度差;
ΣΔRi―當前采樣時刻和過去時刻的所有幅度差累積之和;
kp1―比例增益;
kd1―微分增益;
ki1―積分增益;
其中,所述第二變幅控制信號根據下述公式獲得:
I2=kp2ΔHi+kd2(ΔHi-ΔH(i-1))+ki2ΣΔHi;式中,
ΔHi―當前采樣時刻的位置與目標位置的高度差;
ΔH(i-1)-上一次采樣時刻的位置與目標位置的高度差;
ΣΔHi―為當前時刻和過去時刻的所有高度差累積之和;
kp2―比例增益;
kd2―微分增益;
ki2―積分增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集裝箱正面吊運機的吊具定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個采樣時刻的間隔時間為1ms~100ms。
6.根據權利要求3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集裝箱正面吊運機的吊具定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實際幅度與目標幅度的差值大于預設的幅度閾值為條件,所述第一伸縮控制信號輸出至所述第二電磁比例閥;以實際高度與目標高度的差值大于預設的高度閾值為條件,所述第二變幅控制信號輸出至所述第一電磁比例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集裝箱正面吊運機的吊具定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磁比例閥和所述第二電磁比例閥均為雙向控制閥,相應的所述控制信號輸出至雙向控制閥的一個控制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2103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結合系統
- 下一篇:新型光學器件包裝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