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醫用掛頸胸前輸液架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19974.1 | 申請日: | 2012-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457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顧大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顧大仁 |
| 主分類號: | A61M5/142 | 分類號: | A61M5/1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122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醫用 胸前 輸液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用具,具體是醫用掛頸胸前輸液架。
背景技術
一種輸液器帽架,在帽體之上安裝有支架,支架之上又固定著下卡和上卡合成的卡體。
一種肩式便攜輸液架,包括輸液袋掛鉤及托盤,可伸縮輸液桿,托盤固定在可伸縮輸液桿上端,可伸縮輸液桿下段固定在主體肩托內,主體肩托上端開口處設有背帶,下端開口處設有臂帶。
自攜輸液架,由立桿和上端的瓶掛構成,立桿的下部連接一條柔軟的腰帶,中部連接一條柔軟掛帶。
在幾十件輸液架中,以上三種分別利用帽子,肩托,腰將支架移到人體身上,但并未改變輸液袋利用液位差壓力進行輸液的基本原理,所以輸液袋均高于人體身高,在人移時不穩定而不安全,故使用較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提供一種將輸液架掛在頸部置于胸前,降低了輸液袋高度,人移動時安全可靠的輸液架。
醫用掛頸胸前輸液架,由托盤(1),壓軸(2),掛頸帶(3)連在托盤(1)上所組成,托盤(1)系長方形,在左右兩側直立盤邊上分別有第一槽軌(11)和第二槽軌(12),壓軸(2)左右兩端分別處于第一槽軌(11)內及第二槽軌(12)內,兩端各裝有第一配重(21)和第二配重(22),托盤(1)盤底上方中間有掛袋柱(13)。
掛頸帶(3)是柔軟化纖編織帶,兩端連接在托盤(1)盤底上方左右兩端。
托盤(1)是塑料托盤。
第一槽軌(11)和第二槽軌(12)均為1字形空軌。
壓軸(2)是圓鋼兩端各有第一螺紋(23)和第二螺紋(24),壓軸(2)與托盤(1)盤底間隔距離為輸液袋袋壁厚度3倍。
第一配重(21)和第二配重(22)均是圓螺母分別處于第一槽軌(11)與第二槽軌(12)外側。
將輸液袋尾孔掛在掛袋柱上,用壓軸壓在輸液袋上方,使液體受到壓力,并大于血管內壓力而進入血管,當液體減少時,壓軸在槽軌內向下滑動,保持同一壓力,配重根據液體比重,輸液袋壁厚薄,輸液管長短,血壓高低等因素進行調節配重重量。
附圖說明
圖1是醫用掛頸胸前輸液架主視圖。
圖2是醫用掛頸胸前輸液架左視圖。
圖3是醫用掛頸胸前輸液架右視圖。
圖4是醫用掛頸胸前輸液架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醫用掛頸胸前輸液架,由托盤1,壓軸2,掛頸帶3連接在托盤1上所組成,掛頸帶3是柔軟化纖編織帶,托盤1系長方形,是塑料托盤,盤底上方中間有掛袋柱13,在托盤1左右兩側直立盤邊上分別有第一槽軌11和第二槽軌12,兩槽軌均為1字形空軌,壓軸2左右兩端分別處于第一槽軌11內和第二槽軌12內,兩端各裝有第一配重21和第二配重22均為圓螺母,分別處于第一槽軌11與第二槽軌12外側,壓軸2是圓鋼,兩端各有第一螺紋23和第二螺紋24,壓軸2與托盤1盤底間隔距離為輸液袋袋壁厚度3倍。
使用方法;先將醫用掛頸胸前輸液架之掛頸帶套在頸部,再從槽軌內取出壓軸,然后將輸液袋尾孔掛在掛袋柱上,再將壓軸放入槽軌內壓在輸液袋上,隨著液體減少,壓軸向下滑活動,在壓軸壓到袋口還有剩余液體時,可將隨身攜帶掛頸輸液架從胸前取下來,掛到吊鉤或支架上,使液體完全從袋內流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顧大仁,未經顧大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1997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