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從含釩石煤中選礦預富集釩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19278.0 | 申請日: | 2012-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080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一敏;趙云良;包申旭;劉濤;陳鐵軍;邊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3B4/02 | 分類號: | B03B4/02;B03B1/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 地址: | 43007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煤 選礦 富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預富集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從含釩石煤中選礦預富集釩的方法。
背景技術
石煤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釩礦資源,其中V2O5儲量為1.18×108t,是釩鈦磁鐵礦中V2O5儲量的6.7倍,占我國釩資源總量的87%,從石煤中提取釩是我國釩資源開發的一個重要方向。當前石煤提釩一般采用浸出的方法,但是由于石煤中的V2O5品位低,絕大部分在0.13~1.2%之間,提釩過程中入料品位低、處理量大,石煤提釩過程中生產成本高的問題突顯。因此,在化學提釩之前進行選礦預富集,提高石煤中的V2O5品位是十分必要的。
我國石煤中超過80%的釩以類質同象的形式取代云母類礦物(白云母、伊利石、黑云母和金云母)中鋁氧八面體的Al(III)而存在,少部分的釩以吸附態的形式吸附在粘土礦物及石英的表面。當前石煤選礦預富集主要采用“擦洗-分級”、“分級-浮選”或單一浮選的工藝。
“適用于粘土釩礦的加藥擦洗選礦富集方法”(CN?101537394A)的專利技術采用“擦洗-分級”的工藝,給出了粘土型含釩石煤選礦預富集釩的方法,但該方法僅適用于占含釩石煤很小部分的粘土型含釩石煤,礦石適用性不強。
“一種釩云母礦浮選回收釩的方法”(CN?101985112A)專利技術采用“分級-浮選”的工藝,首先對球磨后的礦漿采用濕法篩分拋掉粗粒級后,細粒級礦物在酸性條件下浮選,該方法篩分后拋掉粗粒級,僅能回收含釩伊利石的部分,而對粗粒級的含釩白云母不能回收,導致回收率下降。另外該方法浮選需要在酸性條件下進行,對于含鈣高的石煤類型不能適用。同時浮選工藝相較于重選工藝,生產成本較高,且捕收劑、調整劑及起泡劑會對后續的化學提釩造成藥劑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種礦石適用性強、工藝流程簡單、無藥劑污染、成本精礦品位高、回收率高和能顯著降低后續化學提釩成本的從含釩石煤中選礦預富集釩的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先將含釩石煤破碎至粒徑小于25mm,再用棒磨機將破碎后的含釩石煤濕磨至50~90wt%為粒徑小于0.074mm的礦漿,然后將濕磨后的礦漿調成濃度為10~40wt%的礦漿,送入粗選用搖床進行粗選,最后將粗選后的尾礦調成濃度為10~40wt%的尾礦漿,送入掃選用搖床進行掃選,掃選后的尾礦作為最終尾礦,粗選的精礦和掃選的精礦作為最終精礦。
粗選用搖床和掃選用搖床的結構相同,粗選用搖床和掃選用搖均由床面、支承機構、調坡機構和傳動機構組成。床面安裝在支承機構上,支承機構為3個,支承機構相互平行,中間的支承機構設置有調坡機構,傳動機構通過聯動座和往復桿與床面聯接。
床面包括粗選床面、復選床面和掃選床面。在床面上設有給礦槽和給水槽的一端為給礦端,正對著給礦端的一端為精礦端,正對著傳動端的一端為尾礦端。掃選床面位于床面的尾礦端,掃選床面的輪廓線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斜邊為掃選床面和復選床面的分界線,床面的尖滅角為30~50o。復選床面的輪廓線為平行四邊形,復選床面的精礦端的邊長為床面的精礦端的邊長的0.3~0.35倍。其余為粗選床面,粗選床面的輪廓線為梯形狀。粗選床面和掃選床面為平面,復選床面為斜面,復選床面的坡度為0.5~2%。
粗選床面和復選床面均裝有10~20個床條組;每個床條組由一個陡坡床條和一個緩坡床條組成,每個床條組的陡坡床條和緩坡床條的坡面相向,每個床條組的陡坡床條和緩坡床條間的距離為陡坡床條的底邊長的0.8~0.9倍。
陡坡床條的橫截面是斜邊為凹弧的直角三角形,坡度為173~275%;緩坡床條(10)的橫截面是直角三角形,坡度為36~58%。
床面的給礦端設有給礦槽和給水槽。
安裝床條組時,在靠近床面的給礦槽和給水槽處先安裝陡坡床條,再安裝緩坡床條;每個床條組間的距離為緩坡床條的底邊長的0.4~0.5倍。
粗選用搖床的橫向傾角為0.5?~1.5o。掃選用搖床的橫向傾角為0.9?~2.0o。
掃選床面的粗糙度為65μm~90μm。粗選床面和復選床面的粗糙度為40μm~75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理工大學,未經武漢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1927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