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秸稈還田耕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19128.X | 申請日: | 2012-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434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林 |
| 主分類號: | A01B79/02 | 分類號: | 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鎖 |
| 地址: | 037200 山西省***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秸稈 還田 耕作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田耕作方法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秸稈還田耕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和生產方式的改變,每年都會產生大量農田富余秸稈。農作物秸稈是一種碳匯豐富的能源物質,秸稈還田對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以及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國秸稈資源化利用率較低,大部分被廢棄或直接焚燒,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污染環境。為數不多的秸稈還田方法,還主要是直接覆蓋還田或粉碎后旋耕還田,上述方法存在農田表層土壤耕作困難、影響出苗和產量、秸稈分解速度過快、碳匯作用受限、不利于加深耕層及改善土壤結構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正式為了解決秸稈焚燒浪費資源、污染環境,而現有秸稈還田技術又存在一系列技術缺陷的問題,提出一種新的秸稈還田耕作技術,以達到保護環境、循環利用資源的目的。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秸稈還田耕作方法,多季作物收獲的同時,開挖溝渠,填埋秸稈,方法遵循如下的規律:以5~8季為一輪,從農田的一邊開始,到相對的另一邊結束,每一季在農田的適當位置,等分地開挖一條深15cm~35cm的溝渠,并填埋當季收割的秸稈,挖出的土蓋在其上;一輪過后,恰好為5~8條溝渠,使溝渠均勻布滿整塊農田;基肥條施,隨溝渠內側肥料條施在板田上;田間管理應清溝培土,破碎土垡,澆水追肥,中耕除草,防治病蟲草害。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保護環境,循環利用資源,增肥改土,高產穩產,同時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
2.提高土壤碳匯能力,降低農田養分流失,減少動力消耗,持久改良土壤,不影響表土作業,增加耕作面積,適于機械化標準化作業。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秸稈還田耕作方法,多季作物收獲的同時,開挖溝渠,填埋秸稈,方法遵循如下的規律:以5~8季為一輪,從農田的一邊開始,到相對的另一邊結束,每一季在農田的適當位置,等分地開挖一條深15cm~35cm的溝渠,并填埋當季收割的秸稈,挖出的土蓋在其上;一輪過后,恰好為5~8條溝渠,使溝渠均勻布滿整塊農田;基肥條施,隨溝渠內側肥料條施在板田上;田間管理應清溝培土,破碎土垡,澆水追肥,中耕除草,防治病蟲草害。
實施例1
在麥稻輪作農田中,作物收獲的同時,開挖溝渠,填埋秸稈,方法遵循如下的規律:以5季為一輪,從農田的一邊開始,到相對的另一邊結束,每一季在農田的適當位置,等分地開挖一條深15cm的溝渠,并填埋當季收割的秸稈,挖出的土蓋在其上;一輪過后,恰好為5條溝渠,使溝渠均勻布滿整塊農田;基肥條施,隨溝渠內側肥料條施在板田上;田間管理應清溝培土,破碎土垡,澆水追肥,中耕除草,防治病蟲草害。
實施例2
在麥稻輪作農田中,作物收獲的同時,開挖溝渠,填埋秸稈,方法遵循如下的規律:以6季為一輪,從農田的一邊開始,到相對的另一邊結束,每一季在農田的適當位置,等分地開挖一條深25cm的溝渠,并填埋當季收割的秸稈,挖出的土蓋在其上;一輪過后,恰好為6條溝渠,使溝渠均勻布滿整塊農田;基肥條施,隨溝渠內側肥料條施在板田上;田間管理應清溝培土,破碎土垡,澆水追肥,中耕除草,防治病蟲草害。
實施例3
在雙季稻田中,作物收獲的同時,開挖溝渠,填埋秸稈,方法遵循如下的規律:以7季為一輪,從農田的一邊開始,到相對的另一邊結束,每一季在農田的適當位置,等分地開挖一條深30cm的溝渠,并填埋當季收割的秸稈,挖出的土蓋在其上;一輪過后,恰好為7條溝渠,使溝渠均勻布滿整塊農田;基肥條施,隨溝渠內側肥料條施在板田上;田間管理應清溝培土,破碎土垡,澆水追肥,中耕除草,防治病蟲草害。
實施例4
在雙季稻田中,作物收獲的同時,開挖溝渠,填埋秸稈,方法遵循如下的規律:以8季為一輪,從農田的一邊開始,到相對的另一邊結束,每一季在農田的適當位置,等分地開挖一條深35cm的溝渠,并填埋當季收割的秸稈,挖出的土蓋在其上;一輪過后,恰好為8條溝渠,使溝渠均勻布滿整塊農田;基肥條施,隨溝渠內側肥料條施在板田上;必須重視田間管理,應清溝培土,破碎土垡,澆水追肥,中耕除草,防治病蟲草害。
?
上述實施例僅用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實施例,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落入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林,未經李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1912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