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增溫搪瓷混膜厭氧罐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18714.2 | 申請日: | 2012-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495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朱永彪 | 申請(專利權)人: | 季云勝 |
| 主分類號: | C12M1/107 | 分類號: | C12M1/107;C12M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6300 安徽省阜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增溫 搪瓷 混膜厭氧罐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供一種內增溫搪瓷混膜厭氧罐。
二,背景技術
根據本人多年生產實踐經驗總結,由本人研發而成。
三,發明的內容
該發明的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內增溫搪瓷混膜厭氧罐,利用內增溫裝置,給罐體內的沼液加溫,改善自然環境對沼液的影響,從而大大提高沼液產沼的效率。
該發明提供的內增溫搪瓷混膜厭氧罐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的厭氧罐,其特征在于,罐體為圓柱體,底部設計有進排料管道,進排料管道合二為一,體外用三通管加開啟閥輪流使用。罐體用搪瓷結構建造而成,一側設計有人行爬梯。上部設計有自動報警器。爬梯處設計玻璃透明觀察孔,可開閉。頂端設計儲氣柜,并設計有環形人行道。罐頂與儲氣柜接觸處,設計有透氣圓孔的圓形蓋板,用以支撐儲氣膜因無氣時塌陷。在罐體內,上中下設計有散熱器,給沼液加熱。
內增溫搪瓷混膜厭氧罐的內容簡介
1、罐體為圓柱體,底部設計有進排料管道,進排料管道合二為一,體外用三通管加開啟閥輪流使用。罐體用搪瓷結構建造而成,一側設計有人行爬梯。上部設計有自動報警器。爬梯處設計玻璃透明觀察孔,可開閉。頂端設計儲氣柜,并設計有環形人行道。罐頂與儲氣柜接觸處,設計有透氣圓孔的圓形蓋板,用以支撐儲氣膜因無氣時塌陷。在罐體內,上中下設計有散熱器,給沼液加熱。
關閉排泄閥門,將料液用泵自底部的進排料管道泵入罐內。
2、將罐體內的料液達到生產要求體積時,報警器開始報警,工作人員關閉進料閥門,停止泵料液。
3、如需觀察罐內的情況,可用手電照射觀察孔,通過觀察孔觀察罐體內的情況。如觀察孔不透明,可打開擦去附著物,然后再密閉。
4、用泵將料液自底部的外循環出料口抽出通過上部的外循環入口進入罐體內。每天一次,每次大約0.5-1小時。
5、罐體頂端與儲氣膜接觸處,設計有縱橫交錯的橫欄。或用一圓蓋密封,圓蓋的中間開一0.5米左右的圓孔,作為沼氣上升到儲氣柜中的通道。
6、罐體頂部與儲氣膜接觸處,環四周設計有人行走廊。
7、儲氣柜系膜具材料制作,上面開氣流孔,觀察孔。氣流孔與一管道連接,輸送給用戶。
8、將熱蒸汽或熱液泵入罐體內的散熱器內,給沼液加溫,冷凝水通過回流管流到罐體外。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該罐在原生產罐體的基礎上,除去了溢流管及容納溢流物的溢流罐。添加了內增溫器和觀察孔。將過去單一用作供料的管道改作為供排兩用。除去了原生產罐中供料用的布料器。這樣不僅大量降低建設用的成本,增溫還能使料液充分利用,提高沼氣產量。
四、附圖說明
該圖為內增溫搪瓷混膜厭氧罐縱剖面示意圖。其中:1、進料口開關閥;2出料口開關閥;3、供熱開關閥;4、自動報警器;5、環形走廊;6、排沼氣孔;7、儲氣柜;8、儲氣柜觀察孔;9、外循環進料液孔;10、厭氧罐觀察孔;11、爬梯;12、產沼區;13、散熱器;14、外循環出料口;15、罐體;16、沼氣流通口。
五、具體實施方式
1、關閉排泄閥,將制作完畢的料液泵入罐體內。
2、當罐體內的料液達到需要的體積時,內增溫器即刻報警,停止泵料。
3、必要時打開觀察孔,或直接通過觀察孔觀察罐體內的狀況。
4、需要更換新料液時,關閉進料閥,打開排料閥,將罐體內的料液排除1/3。然后關閉排料液閥,打開進料液閥,泵入新鮮的料液。
5、每天按時進行罐體外料液外循環0.5-1小時。
6、將蒸汽或熱液泵入散熱器內,冷凝水通過管道回流到罐體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季云勝,未經季云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187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