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拔罐療法治療支氣管炎、哮喘的中藥面墊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16176.3 | 申請日: | 2012-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887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袁文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袁文華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7 | 分類號: | A61K36/8967;A61P11/00;A61P11/06;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247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拔罐 療法 治療 支氣管炎 哮喘 藥面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利用拔罐療法治療支氣管炎、哮喘的中藥面墊。
背景技術
拔罐療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古稱“角法”。這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使吸著于皮膚,造成淤血現象的一種療法。古代醫家在治療瘡瘍膿腫時用它來吸血排膿,后來又擴大應用于肺癆、風濕等內科疾病。建國以后,由于不斷改進方法,使拔罐療法有了新的發展,進一步擴大了治療范圍,成為針灸治療中的一種療法。拔罐的負壓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細血管甚至破裂,紅細胞破壞,發生溶血現象。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釋放對機體是一種良性刺激,它可通過神經系統對組織器官的功能進行雙向調節,同時促進白細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膚對外界變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從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其次,負壓的強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張開,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強,皮膚表層衰老細胞脫落,從而是使體內的毒素、廢物得以加速排出。拔罐局部的溫熱作用不僅使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而且可增強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細胞的吞噬能力。拔罐處血管緊張度及黏膜滲透性的改變,淋巴循環加速,吞噬作用加強,對感染性病灶,無疑形成了一個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環境。另外,溶血現象的慢性刺激對人體起到了保健功能。例如:貯藥罐拔罐療法,在抽氣罐內事先盛貯一定的藥液(約為罐子的2/3-1/2)。常用的為辣椒水、兩面針酊、生姜汁、風濕酒等。然后按抽氣罐操作法,抽去空氣,使吸在皮膚上。也有在玻璃罐內盛貯1/3-1/2的藥液,然后用火罐法吸拔在皮膚上。常用于風濕痛、哮喘、咳嗽、感冒、潰瘍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癬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拔罐療法治療支氣管炎、哮喘的中藥面墊,通過拔罐療法,使藥物中的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病灶,迅速緩解病痛、根治病癥。
本發明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選取的中藥原料分別是:五味子、法半夏、生麻黃、百合、川貝母、膽南星、熟地黃、補骨脂、荊芥;輔料是:蕎麥面;
制備及使用方法:步驟一)、把中藥原料:五味子、法半夏、生麻黃、百合、川貝母、膽南星、熟地黃、補骨脂、荊芥,置于玻璃或者陶瓷容器內,加水煎煮,獲得水煎煮藥液,備用;
步驟二)、把步驟一)獲得的水煎煮藥液與輔料蕎麥面混合,經過揉和制成藥液蕎麥面團,壓制成厚度為5-8mm,直徑為50-100mm的中藥面墊;
步驟三)、把步驟二)獲得的中藥面墊貼服在患者的大椎穴位,在中藥面墊中心位置扣上拔罐,吸著30-40分鐘即可。
本發明選取的中藥材原料中,其功效和藥理作用分別是:五味子:木蘭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實。含活性成分木脂素類,主要為五味子素(schizandrin)及其類似物α、β、γ、δ、ε-五味子素,去氧五味子素(五味子甲素,deoxyschizandrin),新五味子素(neoschizandrin),五味子醇(schizandrol),戈米辛(gomisin)A、B、C、D、E、F、G、H、J、K1、K2、K3、L4、L2、ml、M2、N、O、R,當歸酰戈米辛H、O、P、Q,順芷酰戈米辛H,P,苯甲酰戈米辛H,苯甲酰異戈米辛O,前戈米辛,表戈米辛O等.果實完全成熟后,種皮中木質素含量最高.南五味子含去氧五味子素約1.76%,五味子酯甲、乙、丙、丁、戊等;酯甲即戈米辛C,酯乙即戈米辛B.種子含揮發油2%,油中主成分為枸櫞醛;果肉含揮發油少量,油中主成分為α、β-花柏烯(α、β-chamigrene).此外,尚含蘋果酸11%,枸櫞酸8%,酒石酸0.8%,原兒茶酸,維生素C。
法半夏:該品辛散溫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濕,降逆氣,而善祛脾胃濕痰。水濕去則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氣降則胃和而痞滿嘔吐自止,故為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之良藥。既主治脾濕痰壅之痰多咳喘氣逆,如二陳湯、小青龍湯,又治濕痰上犯之眩暈心悸失眠,如半夏白術天麻湯,還可治風痰吐逆,頭痛肢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癥,如玉壺丸。
麻黃:麻黃科植物草麻黃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黃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或木賊麻黃Ephedra?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質莖。本品發汗解表和利水消腫力強,多用于風寒表實證,胸悶喘咳,風水浮腫,風濕痹痛,陰疽,痰核。蜜麻黃性溫偏潤,辛散發汗作用緩和,增強了潤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勝。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麻黃絨作用緩和,適于老人、幼兒及虛人風寒感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袁文華,未經袁文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1617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螺栓的花架中心連接頭塑料模具
- 下一篇:組織蛋白酶B抑制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