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河船舶的環境適航預警系統及其管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13387.1 | 申請日: | 2012-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382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季錦章;胡安兵;董學武;郭亞中;唐夢俠;楊根成;肖全;臧正保;劉轟;田建亮;明小梅;劉昊;楊正;江舟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新通智能交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3/00 | 分類號: | G08G3/00;G08B25/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郭曉敏 |
| 地址: | 210005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河 船舶 環境 適航 預警系統 及其 管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內河船舶的預警系統及其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內河船舶的環境適航預警系統及方法,屬于智能交通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水路運輸以運量大、成本低、能耗低等優點,成為我國近年來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和發展的重要環節。
交通運輸部針對船舶監管提出了大量的AIS、VTS、LRIT等系統,然而此類系統對于內河船舶的安裝覆蓋率并不足。內河船舶自身具有體積小、數量大、監管困難等特點,具體為:首先,內河船舶船型較小,交通運輸部推出的設備成本較高,內河船舶采購和應用困難;其次,內河航道覆蓋面積廣、AIS基站的覆蓋率很難滿足內河船舶的發展需求;再次,內河船舶的數量巨大,船員素質有待提高,監管設施若無法與船員應用直接相關,很難推廣。
內河作為陸路與大江、大河、海洋運輸的連接線,具備越來越大的發展空間,內河船載終端的開發,必須與應用相結合。當前出現了大量的船載終端的研究,但并不能很好的與內河船舶的使用特點相結合,應用于內河不宜推廣、內河船舶的需求不清晰。內河船舶的行駛環境面臨著多變的淺灘、急流、霧區、大風(水位、風速、雨量)等,引導標識往往不完備,內河船舶體積小、容易松懈,監管難度大,預警方法還不健全。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引導標識完善、監管難度小的內河船舶的環境適航預警系統。
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內河船舶的環境適航預警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內河船舶的環境適航預警系統,包括設置在內河船舶上的船載終端和設置在地面上的控制平臺,所述的船載終端和控制平臺之間通過3G方式通信;
所述船載終端包括終端中央處理器和與終端中央處理器連接的測速裝置、無線射頻裝置、GPS定位裝置、終端無線發送裝置、預警裝置,所述終端中央處理器接收所述測速裝置采集的船舶的行駛速度信息、所述GPS定位裝置采集的船舶的實時位置信息和所述無線射頻裝置采集的船舶固有信息,并將信息通過所述終端無線發送裝置發送至所述控制平臺;所述預警裝置接收所述控制平臺發送的預警信息進行預警并回復處理狀態;
所述控制平臺包括平臺中央處理器和與平臺中央處理器連接的地理信息模塊、突發事件模塊、事件判斷模塊、平臺無線接收模塊和平臺無線發送模塊,所述地理信息模塊包括地圖裝置,獲取地理信息;所述突發事件模塊用于輸入突發事件,并將突發事件傳入至所述平臺中央處理器;所述無線接收模塊用于接收所述船載終端發送的船舶信息;所述事件判斷模塊根據輸入的突發事件和船載終端的速度與位置信息判斷船舶是否在突發事件發生的范圍內,如果在,則發送預警信息至所述船載終端發出預警。
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為,所述預警裝置包括短信顯示裝置和回復觸發按鈕。
進一步地,所述無線射頻裝置包括RFID標簽,所述RFID標簽包括16位固定字符,其中,第1~11位為船舶統一標識碼,第12位為船舶總噸,第13位為貨物類別,貨物類別按標準碼分類,第14位為配員總數,第15~16位為校驗碼。
進一步地,所述的船載終端還包括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的存儲模塊,所述存儲模塊為64位或32位閃存。
進一步地,所述的船載終端還包括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的電源模塊,所述電源模塊包括將DC?24V轉換至DC?5V的變壓器。
本發明提供的另一技術方案為:一種內河船舶的環境適航預警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
(1)控制平臺的地理信息模塊加載地理信息,所述地理信息按縣或市將內河航道劃分為若干區域,每個區域的突發事件設立閾值;
(2)船載終端通過測速裝置采集的船舶的行駛速度信息、通過GPS定位裝置采集的船舶的實時位置信息,通過無線射頻裝置采集的船舶固有信息,并將上述信息通過終端無線發送裝置發送至控制平臺;
(3)突發事件發生時,控制平臺的突發事件模塊錄入突發事件的值,并將突發事件的值傳送至事件判斷模塊;
(4)事件判斷模塊將突發事件的值與突發事件的閾值對比,如果符合閾值規定,則不發出預警;如果不符合閾值規定,則發出預警,執行步驟(5);
(5)終端無線接收模塊接收預警信息,并將預警信息在短信顯示裝置上顯示;
(6)船員根據預警信息和實際情況進行處理,并回復預警處理狀態至控制平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新通智能交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新通智能交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1338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