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金屬絲線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511510.6 | 申請日: | 2012-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740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橋本貴彌;風早真伍 | 申請(專利權)人: | 朝日英達科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D07B1/06 | 分類號: | D07B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張敬強;嚴星鐵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 絲線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金屬絲線(wire?rope)。
背景技術
以往,公知有以絞合多個線材而成的多條線圈體為主體的金屬絲線(參照圖7)。另外,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具備芯線的柔性軸結構,該柔性軸是在該芯線的周圍以隔有微小隙間的方式螺旋狀地卷繞有線材。另外,在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在外層或內層的至少一方的線材間形成有一定間隔的柔性軸。另外,在專利文獻3中,公開了能夠在內外層沿彼此相反的方向絞合多個芯而成的層型纜線的制造方法。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9-4951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1-280333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7-14448號公報
然而,就上述的以多條線圈體為主體的眾所周知的金屬絲線而言,在使金屬絲線彎曲的狀態(tài)下向扭絞方向施加力時,線材彼此摩擦而產生摩擦熱、或產生塑性發(fā)熱,引起過熱,由此有可能導致線材變形而產生不良狀況,或線材自身斷線。
另外,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柔性軸盡管在線材間具有間隙而撓性優(yōu)良,但是在使柔性軸處于彎曲狀態(tài)扭絞并旋轉的情況下產生熱時,由于柔性軸的各層僅由一根線材形成,因此有可能導致線材自身因此時產生的熱而斷裂,柔性軸的耐久性急劇下降,該柔性軸遭到破壞。
另外,專利文獻2所公開的柔性軸盡管在長度方向在一部分線材間形成間隙,但是在形成有該間隙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以密集卷繞的方式形成,由于該柔性軸的以密集卷繞的方式形成的部分,受到發(fā)熱所引起的過熱的熱影響,作為整體,柔性軸的耐久性未必充分。
另外,專利文獻3所公開的纜線在線材間未形成間隙,與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柔性軸同樣地,容易受到熱影響,纜線的耐久性存在問題。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所涉及的問題點而提出的技術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過避免線材彼此的摩擦來防止發(fā)熱,使耐久性優(yōu)良而且撓性也優(yōu)良的金屬絲線。
本發(fā)明是一種金屬絲線,具備扭絞多個金屬線材而形成的多條線圈體,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多條線圈體的軸線方向,在金屬線材間形成有間隙。
這樣,若在金屬線材間形成有間隙,則相鄰的金屬線材彼此不容易干涉,因此金屬絲線容易彎曲。另外,即使在例如使金屬絲線彎曲并繞該金屬絲線的軸線施加了轉矩的情況下,各金屬線材彼此也難以接觸,因此能夠防止摩擦所引起的發(fā)熱,能夠提高金屬絲線的耐久性。
在上述金屬絲線中,優(yōu)選上述金屬線材間的間隙具有相互不同的多個間隔。
根據該結構,即使在金屬絲線彎曲成多樣的情況下,各金屬線材也能夠隨著各彎曲靈活地變形,因此可確保金屬絲線的耐久性,并且可撓性良好。
另外,在上述的金屬絲線中,該金屬絲線是在上述多條線圈體的內側進一步配置有多條線圈體,在內側的多條線圈體的外周卷繞有外側的多條線圈體的結構,優(yōu)選上述外側的多條線圈體的卷繞方向與上述內側的多條線圈體的卷繞方向為相同方向,而且上述外側的多條線圈體的縱截面方向的卷繞角度與上述內側的多條線圈體的縱截面方向的卷繞角度不同。
如上所述,若外側的多條線圈體與內側的多條線圈體的各卷繞方向相同,則在對金屬絲線施加了轉矩的情況下,不容易使兩個多條線圈體產生歪斜,作為整體提高對轉矩的耐力。另外,外側的多條線圈體與內側的多條線圈體由于卷繞角度相互不同,因此假設外側的多條線圈體的內周面與內側的多條線圈體的外周面處于接觸的狀態(tài)時,兩個多條線圈體相互以點接觸,從而能夠防止內側的多條線圈體的金屬線材進入到上述外側的多條線圈體的金屬線材間的間隙。
再有,在上述的金屬絲線中,優(yōu)選上述外側的多條線圈體的縱截面方向的卷繞角度比上述內側的多條線圈體的縱截面方向的卷繞角度大。
根據該結構,與內側的多條線圈體相比,能夠使在外側的多條線圈體沿金屬線材的長度方向產生的張力降低。由此,能夠緩和構成外側的多條線圈體的金屬線材的疲勞,從而能夠提高金屬絲線的耐久性。
本發(fā)明的效果如下。
本發(fā)明的金屬絲線通過在金屬線材間形成間隙,防止彎曲時的金屬線材彼此的摩擦所引起的發(fā)熱,因此具有大幅度地提高耐久性、而且可撓性也優(yōu)良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實施例1的金屬絲線的縱截面的概要圖。
圖2(a)是表示實驗結果的圖表,圖2(b)是表示實驗的結構的示意圖。
圖3是表示實施例2的金屬絲線的縱截面的概要圖。
圖4是表示實施例2的變形例1的金屬絲線的縱截面的概要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朝日英達科株式會社,未經朝日英達科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115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