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發熱吸濕面料及其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10316.6 | 申請日: | 2012-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952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崔鳴;林錦順;李國強;謝其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洋帆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1/00 | 分類號: | D04B1/00;D04B1/14;D06C7/02;D06P3/82;D06M13/50;D06M101/28;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屠軼凡 |
| 地址: | 201112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熱 吸濕 面料 及其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品領域的一種發熱吸濕面料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發熱吸濕纖維的主要是利用纖維大分子的極性基團具有捕捉空氣中含較高動能的水分子的能力。發熱吸濕纖維將水分子吸附固定到其表面,使水分子的動能轉變為熱能,從而達到發熱的效果。目前常用的發熱吸濕纖維主要包括:eks纖維、softwarm纖維、N38纖維、Renaissa纖維、Thermogear纖維等。這幾種纖維制作工藝繁瑣,而且成本較高。?
由于發熱吸濕纖維多采用在化纖基礎上進行改進,因此通過改變其結構或添加物使其成為多功能化的功能性纖維,并成為保暖市場的一個新競爭點,也是紡織品行業提高效益的新視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發熱吸濕面料以及該面料的生產方法,該發熱吸濕面料保暖效果好,且輕薄柔軟。?
實現上述目的的一種技術方案是:一種發熱吸濕面料,包括里層面料和外層面料,所述里層面料和所述外層面料之間形成空氣層;?
所述里層面料是由發熱纖維編織成的,所述發熱纖維是由40%wt的eks纖維和余量的腈綸混紡而成的;?
所述外層面料是由吸濕纖維編織成的,所述吸濕纖維是由50%~70%wt的粘膠纖維和余量的腈綸混紡而成的。?
進一步的,所述里層面料和所述外層面料是通過集圈工藝縫制在一起的。?
實現上述目的的一種技術方案是:一種發熱吸濕面料的生產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發熱纖維制備步驟:將40%wt的eks纖維與余量的腈綸混紡成發熱纖維;?
吸濕纖維制備步驟:將50~70%wt黏膠纖維與余量的腈綸混紡成吸濕纖維;?
編織步驟:將所述發熱纖維編織成為里層面料,將所述吸濕纖維編織成為外層面料,并將所述里層面料和所述外層面料縫制在一起,使所述里層面料和所述外層面料之間形成空氣層,得到發熱吸濕面料。?
進一步的,所述里層面料和所述外層面是通過集圈工藝縫制在一起的。?
進一步的,該方法還包括染色步驟,染色步驟包括依次進行的:前驅體溶液配制步驟、染色液配制步驟、上色步驟、預烘步驟、水洗步驟、皂洗步驟和熱定型步驟;?
前驅體溶液配制步驟所配制的前驅體溶液由3%wt的冰醋酸、1.0%wt的醋酸鈉、1.5%wt的1-(2-吡啶偶氮)-2-萘酚和余量的染色軟水組成,前驅體溶液的pH值調為4-4.5;?
染色液配制步驟所配制的染色液由0.8%wt的陽離子黃、0.5%wt的陽離子藍、0.6%wt的陽離子紅和余量的前驅體溶液組成。?
進一步的,所述上色步驟是在30~40℃的染色液中,通過二浸二軋的工藝進行的。?
進一步的,所述預烘步驟是在98-102℃的下進行的,水洗步驟是在溫度為60℃的熱水中進行的,皂洗步驟是在溫度為95℃,皂化劑濃度為1-2g/L的皂化劑水溶液中進行的。?
進一步的,熱定型步驟中,先將發熱吸濕面料浸漬在溫度為95-98℃,含有1~3%wt有機硅丙烯酸酯的有機硅丙烯酸酯水溶液中,再對發熱吸濕面料進行軋制和烘干,其中烘干的溫度為85-90℃。?
采用了本發明的一種發熱吸濕面料的技術方案,即一種包括由發熱纖維編織成的里層面料和吸濕纖維編織成的外層面料,所述里層面料和所述外層面料之間形成空氣層,所述發熱纖維由40%%wt的eks纖維和余量的?腈綸混紡而成,所述吸濕纖維由50%~70%wt的粘膠纖維和余量的腈綸編織成的技術方案。其技術效果是發熱吸濕面料保暖效果好,且輕薄柔軟。該發熱吸濕面料的生產方法包括:發熱纖維制備步驟、吸濕纖維制備步驟和編織步驟,通過上述方法得到保暖效果好,且輕薄柔軟的發熱吸濕面料。?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更好地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理解,下面通過具體地實施例,進行詳細地說明:?
實施例1:?
發熱纖維制備步驟:?
將40%wt的eks纖維與60%wt的腈綸混紡成發熱纖維,發熱纖維的紗支為40捻,即發熱纖維的紗線密度為14.8tex,即每1000米發熱纖維的紗線重14.8g。本實施例中所使用的eks纖維是由日本三麗陽株式會社生產的。?
吸濕纖維制備步驟:?
將30%wt的腈綸和70wt%的黏膠纖維混紡成吸濕纖維,吸濕纖維的紗支為40捻,即吸濕纖維的紗線密度為14.8tex,即每1000米吸濕纖維的紗線重14.8g。?
編織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洋帆實業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洋帆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1031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