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細旦尼龍濾布、其制備方法及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09920.7 | 申請日: | 2012-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459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毓海;劉少軒;賀安琪;陸晟;陸達天;郝超偉;夏吉安;王海濱;來國橋;楊展瀾;徐怡莊;吳瑾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大學;杭州師范大學;蘇州白云紡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39/08 | 分類號: | B01D39/08;D01F6/90;D01F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劉冬梅 |
| 地址: | 10087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尼龍 制備 方法 用途 | ||
1.一種用于固液分離的濾布,其特征在于,該濾布由細旦尼龍纖維織造而成,所述尼龍纖維的單絲纖度為0.2~1.5分特(dtex),尼龍纖維絲束的總纖度為1.0~900分特(dtex)。
2.根據權利要求1的用于固液分離的濾布,其特征在于,尼龍纖維絲束的總纖度為為5~200分特(dtex),更優選為10~100分特(dtex),特別優選為15~50分特(dtex)。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的用于固液分離的濾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龍是尼龍6、尼龍66。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之一的用于固液分離的濾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濾布為平紋布。
5.制備根據權利要求1至4之一的細旦尼龍濾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提供細旦尼龍纖維,其纖維單絲纖度為0.2~1.5分特(dtex),所述尼龍是尼龍6、尼龍66,
2),將細旦尼龍纖維以纖維束形式織造成濾布,尼龍纖維絲束的總纖度為1.0~900分特(dtex),優選為5~200分特(dtex),更優選為10~100分特(dtex),特別優選為15~50分特(dtex),織造方式優選為平紋織造。
6.根據權利要求5的制備細旦尼龍濾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為了提供步驟1)的細旦尼龍纖維,提供一種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尼龍和一種金屬的化合物,特別是一種稀土金屬的化合物,尤其是一種鑭系稀土金屬的化合物,該組合物還可以包含其他助劑,基于所用尼龍的重量計,
金屬的重量為50pp?m~10wt%,優選為0.01%~5wt%,更優選為0.1%~5wt%,特別優選為0.5%~3wt%;
抗氧化劑的添加量優選為0.001wt%—1wt%;
紫外線吸收劑的添加量優選為0.001wt%—1wt%;
所述光穩定劑的添加量優選為0.001wt%—1wt%;
所述抗靜電劑的添加量優選為0.001%—1wt%,
然后采用熔融紡絲方法,包括在尼龍的熔融紡絲過程中加入一種金屬的化合物;任選還包括在尼龍的熔融紡絲過程中加入前述助劑。優選在尼龍加熱熔融之前或加熱熔融期間加入該化合物。
7.根據權利要求6的細旦尼龍濾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紡絲過程中,所述尼龍熔融體的溫度優選在130~320℃范圍內,更優選在160~280℃范圍內,最優選在250~270℃范圍內,噴絲板的孔數為30-200個,孔徑0.1-0.6mm,卷繞的速度優選為100—8000米/分鐘。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在熔融之前對所用的物料,包括金屬的化合物(也可以是其添加劑)、尼龍切片和任選的助劑進行干燥,以除去水分和小分子物質。干燥溫度為90—100℃,干燥時間為24—48小時。
8.根據權利要求1-4之一的細旦尼龍濾布用于固液分離的用途,該濾布由細旦尼龍纖維織造而成,所述固液分離是指石油、化工、能源、礦產、建筑、冶金、食品、制藥、涂裝、染料、材料、環保等行業中需要將固體與液體彼此分離的情形,也可以是生活中或實驗室規模上將固液混懸體中的固體與液體進行分離的操作。
9.根據權利要求8的細旦尼龍濾布用于固液分離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尼龍纖維的單絲纖度為0.2~1.5分特(dtex),所述尼龍是尼龍6、尼龍66。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的細旦尼龍濾布用于固液分離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尼龍纖維絲束的總纖度為1.0~900分特(dtex),優選為5~200分特(dtex),更優選為10~100分特(dtex),特別優選為15~50分特(dtex),所述濾布為平紋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大學;杭州師范大學;蘇州白云紡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大學;杭州師范大學;蘇州白云紡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09920.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