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LNG汽化站集中供氣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09447.2 | 申請日: | 2012-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970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唐培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欣雨壓力容器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C7/04 | 分類號: | F17C7/04;F17D1/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為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余錦曦 |
| 地址: | 400036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lng 汽化 集中 供氣 系統 | ||
1.一種LNG汽化站集中供氣系統,由卸車臺標準撬(1)、LNG低溫儲罐撬(2)、儲罐增壓控制橇(3)、調壓計量加臭撬(4)組成,其中卸車臺標準撬(1)的LNG輸出管路與儲罐增壓控制橇(3)相通,儲罐增壓控制橇(3)的LNG控制管路路組與LNG低溫儲罐撬(2)相通,儲罐增壓控制橇(3)的LNG輸出管路與調壓計量加臭撬(4)相通,所述調壓計量加臭撬(4)內設置有LNG調壓管路系統、防爆電控柜(6)和LNG加臭系統(7),其特征在于:
所述調壓計量加臭撬(4)內還設置有電加熱塔(5),該電加熱塔(5)的下部安裝有進氣管(5a)與所述儲罐增壓控制橇(3)相通,該電加熱塔(5)的頂部安裝有出氣管(5b)與一根水平送氣管(14)相通,所述LNG調壓管路系統布置在該水平送氣管(14)上,所述防爆電控柜(6)和LNG加臭系統(7)并排布置在該LNG調壓管路系統下方;
所述儲罐增壓控制橇(3)的底部為槽鋼焊接成的矩形框架(8),所述電加熱塔(5)的底座焊接在該矩形框架(8)上,所述防爆電控柜(6)和LNG加臭系統(7)也焊接在該矩形框架(8)上;
所述防爆電控柜(6)柜體的立柱為槽鋼,該立柱向上伸出防爆電控柜(6)的柜頂;
所述LNG加臭系統(7)外殼的立柱為槽鋼,該立柱向上伸出LNG加臭系統(7)的頂部;
所述電加熱塔(5)的頂部焊接有立柱;
所有所述立柱的頂部都焊接有送氣管固定抱箍機構,送氣管固定抱箍機構固定住所述水平送氣管(14);
相鄰立柱之間焊接有橫管,位于所述防爆電控柜(6)和LNG加臭系統(7)之間的立柱焊接有至少二根橫管,所述防爆電控柜(6)和LNG加臭系統(7)之間的立柱與橫管組成爬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LNG汽化站集中供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氣管固定抱箍機構包括水平布置的槽鋼條(9),該槽鋼條(9)焊接在所述立柱上,槽鋼條(9)上端固定有隔熱減振墊(10),該隔熱減振墊(10)為矩形塊,隔熱減振墊(10)上表面開有圓弧狀通槽,隔熱減振墊(10)上固定有抱箍(11);
所述圓弧狀通槽兩側的槽堤上開有豎直通孔,所述抱箍(11)為n形,該抱箍(11)的兩條直邊為螺桿,兩條直邊分別向下穿過所述豎直通孔后,經螺母固定在所述槽鋼條(9)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LNG汽化站集中供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鋼條(9)的一側槽壁焊接在所述立柱上端,另一側槽壁開有過孔,所述抱箍(11)的兩條直邊穿過該過孔后,套裝所述螺母。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LNG汽化站集中供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減振墊(10)為玻璃鋼或發泡聚氨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LNG汽化站集中供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送氣管(14)經過所述LNG加臭系統(7)后,經90度彎管連接有向下垂直的LNG送氣管,該LNG送氣管在所述LNG加臭系統(7)的臭氣輸送口旁水平折彎,該折彎部旁的LNG送氣管上安裝有臭氣輸送管(12),該臭氣輸送管(12)與所述LNG加臭系統(7)的輸出口相通,水平折彎后的所述LNG送氣管向外輸送加臭后LNG燃氣。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LNG汽化站集中供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氣輸送管(12)和LNG送氣管上也固定有送氣管固定抱箍機構,該送氣管固定抱箍機構經槽鋼立柱焊接在所述矩形框架(8)上。
7.根據權利要求2或5所述的LNG汽化站集中供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LNG加臭系統(7)的立柱上固定有水平柱(13),該水平柱(13)的一端焊接在所述LNG加臭系統(7)的立柱上,水平柱(13)的另一端焊接有垂直送氣管固定抱箍機構,該垂直送氣管固定抱箍機構的結構與所述送氣管固定抱箍機構結構一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欣雨壓力容器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重慶欣雨壓力容器制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0944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