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立軸雙圓臺鋸片平面磨床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09354.X | 申請日: | 2012-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356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吳恩啟;杜貞峰;王師鐳;朱堅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4B7/10 | 分類號: | B24B7/10;B24B7/06;B24B41/047;B24B55/04;B23D63/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吳寶根;王晶 |
| 地址: | 20009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立軸 圓臺 平面磨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圓臺鋸片專用平面磨床,尤其是一種立式雙圓臺鋸片專用平面磨床。
背景技術
目前,平面磨床在工業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主要用于磨削工件平面或成型表面。立軸平面磨床利用豎直安置的砂輪主軸以砂輪端面磨削工件,砂輪架可沿立柱的導軌作間歇的垂直進給運動,工件裝夾在旋轉的圓工作臺面上以實現連續磨削。為了便于裝卸工件,圓工作臺能沿床身導軌縱向移動。但在工件裝卸時,磨頭停止工作,直到裝夾完成,才開始進行磨削。因此加工效率較低,這也成為鋸片等行業加工的一個瓶頸。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要提供一種立軸雙圓臺鋸片平面磨床,使一臺雙圓臺磨床加工效率近似等于兩臺單工作臺磨床,既能節約工廠的設備成本,同時能節省車間的布置空間。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立軸雙圓臺鋸片平面磨床,包括橫梁,托板,電控系統,冷卻系統,液壓系統,立柱,床身,工作臺,磨頭,其特點是:工作臺由雙圓臺構成,并固定在床身前部,左、右布置,工作臺上面設置磨頭,磨頭通過托板連接在橫梁上,橫梁固定在床身后部上面的立柱上。
每個圓臺包括電機,渦輪蝸桿機構,齒輪機構,電磁吸盤,工作臺座,工作臺座上面裝有電磁吸盤,工作臺座一側裝有電機,電機通過渦輪蝸桿機構和齒輪機構與電磁吸盤傳動連接。
磨頭包括磨頭箱體、砂輪、法蘭、電機、主軸、排風裝置,磨頭箱體內裝有電機,電機的主軸兩端分別裝有法蘭和排風裝置,法蘭上面固定連接砂輪。
磨頭箱體通過轉軸與托板轉動連接,磨頭箱體和托板之間裝有調節螺釘,用于磨頭與托板之間位置軸線角度的調節。
防護罩10為移動門,用于封閉正在磨削的工作臺,而另一個工作臺敞開便于操作,兩工作臺間還設有利用液壓裝置進行提升或下降的防護板。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立軸雙圓臺平面磨床可以磨削最大尺寸小于1000mm的工件,磨頭在一個工作臺上磨削工件時,另一個工作臺可以進行工件的裝夾,磨削完第一個工件后,磨頭直接移動到第二個工作臺進行下個工件的磨削,從而節省了裝夾工件的時間,提高了磨床的使用效率。
因此,本發明的立式雙圓臺磨床可以對最大尺寸小于1000mm的平面工件進行磨削加工。一臺雙圓臺磨床加工效率近似等于兩臺單工作臺磨床,既節約了工廠的設備成本,同時節省了車間的布置空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2是磨頭結構示意圖;
圖3是磨頭調整示意圖;
圖4是工作圓臺結構立體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立軸雙圓臺鋸片平面磨床,包括橫梁1,托板2,電控系統3,冷卻系統4,液壓系統5,立柱6,床身7,工作臺8,磨頭9,防護罩10等。
工作臺8由雙圓臺構成,并固定在床身7前部,左、右布置,工作臺8上面設置磨頭9,磨頭9通過托板2連接在橫梁1上,橫梁1固定在床身7后部上面的立柱6上。工作臺8能磨削最大尺寸小于1000mm的平面工件。
磨床主體尺寸長寬高為3300mm×2450mm×2600mm。磨頭9可移動距離:X方向1800mm,Y方向380mm。為了便于制造、降低成本,床身7和橫梁1采用鋼板焊接結構,其內澆注水泥以提高抗震性。
防護罩10主要防止冷卻液體外濺,采用一個移動門,只用于封閉正在磨削的工作臺,而另一個工作臺敞開便于操作。兩工作臺間防護板利用液壓裝置進行提升或下降,從而使磨頭不需提升很高的距離即可在兩工作臺間移動。
如圖2所示,磨頭9包括磨頭箱體91、砂輪95、法蘭96、電機97、主軸98、排風裝置99,磨頭箱體91內裝有電機97,電機97的主軸98兩端分別裝有法蘭96和排風裝置99,法蘭96上面固定連接砂輪95。為了減小磨頭尺寸,電機97去掉外殼,只用定子和轉子,直接安裝在磨頭上。工作時,磨頭X方向進給速度為10米/分,Y方向進給速度為8米/分,砂輪旋轉速度960轉/分。
如圖3所示,磨頭箱體91通過轉軸93與托板2轉動連接,磨頭箱體91和托板2之間裝有調節螺釘94,用于磨頭9與托板2之間位置軸線角度的調節。磨頭9和托板2之間位置軸線角度可調,調整角度β<10′,通過調節螺釘94,實現磨頭箱體91沿轉軸93旋轉,使箱體軸線和形成小角度的傾斜,在保證鋸片中部比邊緣后的同時,使磨削平面具有一定的紋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理工大學,未經上海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0935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