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取向硅鋼及其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09310.7 | 申請日: | 2012-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498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謝世殊;劉獻東;陳曉;黑紅旭;王波;馬愛華;鄒亮;張華偉;曹偉;張峰;劉俊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06 | 分類號: | C22C38/06;C21C5/30;C21D8/12;C21D1/26;C21D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華誠律師事務所 31210 | 代理人: | 徐申民;杜娟 | 
| 地址: | 2019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取向 硅鋼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無取向硅鋼的制造方法,其順序包括如下步驟:a)煉鋼、b)熱軋、c)常化、d)冷軋、以及e)退火,其特征在于,
通過所述煉鋼步驟a)獲得以重量百分比計包含如下成分的鑄坯:C0.001~0.004%,Si2.5~4.0%,Al0.5~1.5%,Mn0.10~1.50%,P≤0.02%,S≤0.002%,N≤0.003%,B≤0.005%,Mn/S≥300,Al/N≥300,其余為Fe和不可避免雜質;其中,
所述煉鋼步驟a)包括轉爐煉鋼,其中轉爐出鋼的鋼水溫度T與碳含量[C]以及自由氧含量[O]之間滿足下式:7.27×103≤[O][C]e(-5000/T)≤2.99×104;以及
在所述退火步驟e)中,將冷軋后的冷軋鋼帶加熱到900~1050℃,并在0.5-1.5MPa的張力σ下進行保溫,保溫時間t為8-60秒。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取向硅鋼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步驟e)中的溫度為920~1000℃,張力σ為1-1.3MPa。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無取向硅鋼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煉鋼步驟a)中獲得的鑄坯中,350≤(Mn/S)≤600,350≤(Al/N)≤600。
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無取向硅鋼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鑄坯還包含Sn和/或Sb,其中Sb+2Sn的含量為0.001-0.05wt%。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無取向硅鋼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煉鋼步驟a)還包括RH精煉,在所述RH精煉中,脫碳結束時,先采用FeSi合金進行脫氧,接著采用FeAl合金進行脫氧。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無取向硅鋼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軋步驟d)中,壓下率為70~88%。
7.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無取向硅鋼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化步驟c)采用罩式爐常化,即在氮氫保護下,在780~880℃處保溫2~6小時。
8.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無取向硅鋼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化步驟c)采用連續退火方式常化,即以5~15℃/s的加熱速度將熱軋后的熱軋鋼帶加熱到850~950℃,在氮氣保護下進行保溫,保溫時間t為10-90秒,然后以10℃/s以下的冷卻速度冷卻至650℃,之后進行自然冷卻。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無取向硅鋼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常化步驟c)中,將熱軋后的熱軋鋼帶加熱到850~930℃。
10.如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無取向硅鋼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熱軋步驟b)中,950℃以上的變形量為80%以上。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無取向硅鋼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熱軋步驟b)中,熱軋鋼帶不同部位間的最大溫差為20℃以下。
12.一種無取向硅鋼,其特征在于,用于制造所述無取向硅鋼的鑄坯包含2.5~4.0wt%的硅;以及
所述硅鋼的晶粒直徑為100~200μm,晶粒等軸系數L為1.05-1.35。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無取向硅鋼,其特征在于,所述鑄坯以重量百分比計還包含如下成分:C0.001~0.004%,Al0.5~1.5%,Mn0.10~1.50%,P≤0.02%,S≤0.002%,N≤0.003%,B≤0.005%,Mn/S≥300,Al/N≥300,其余為鐵和不可避免雜質。
14.如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無取向硅鋼,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鋼表面下30μm處的氮與氧的總含量為300ppm以下。
15.如權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無取向硅鋼,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鋼中尺寸為500nm以下的夾雜物數量為40%以下。
16.如權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項所述的無取向硅鋼,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鋼在0.5mm厚度下的鐵損P15/50為2.40W/kg以下,以及鐵損各向異性為10%以下,其中P15/50為50Hz、1.5T磁感強度下的鐵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09310.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搜索引擎搜索結果的排序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目錄管理方法和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