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尾礦植被恢復設計方案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09301.8 | 申請日: | 2012-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391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聰 |
| 主分類號: | A01B79/02 | 分類號: | 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0042 遼寧省沈***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尾礦 植被 恢復 設計方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土保持生態恢復技術領域,主要是涉及一種尾礦植被恢復設計方案。
背景技術
人類在發展進步的同時,對礦產資源進行了大規模的開發,礦山在開采后尾礦庫帶來的侵占土地、水土流失、沙土、揚塵等造成的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嚴重影響周邊生產生活環境,產生了大量社會經濟問題,成為制約當地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障礙。
發明內容
鑒于已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尾礦植被恢復設計方案,其技術方案設計如下:
1、水平階整地,其中尾礦中的矸石山采用推散平整后邊坡削坡,一般分為兩級,每級坡高8m,水平階寬4m。第一級邊坡采用漿砌石拱架,坡底護裙、邊坡兩側修建排水溝、坡面鑲邊;第二級邊坡采用香根草護坡綠化技術。
2、土質改良,水平階表面可以采取客土覆土,覆土厚度大約20cm;在坡面覆土平整后,沿坡面上的等高線方向大致整成梯田式帶狀小平面,并讓準備種植的紫穗槐有一定的疏松的土壤,整地時,盡量保持土壤表面水平。
3、種植沙棘,在水平帶狀平面上等高開挖深15cm的水平種植溝,由于尾礦中缺少植物生長所必須的營養元素,種植時通過添加生物肥料蚯蚓糞、雞糞等,并摻和山皮土,沙棘采用分株根萌芽種植,種植規格:叢距35cm,每叢2株,栽植深度以超過原土印2厘米左右為宜,然后封坑,踩實,上下行植株錯開,種植后及時澆水定根。
4、養護,栽后及時維護管理,查苗補缺。
5、造林時間宜選在尾礦閑置一定年限后進行,植被栽種時間可因地制宜,一般選在第一場春雨后進行。
采用本方案后尾礦植被恢復較好,并且造價比較低,能達到良好的生態修復效果和視覺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尾礦植被恢復設計方案包括如下:采用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的形式:
1、水平階整地,其中尾礦中的矸石山采用推散平整后邊坡削坡,一般分為兩級,每級坡高8m,水平階寬4m。第一級邊坡采用漿砌石拱架,坡底護裙、邊坡兩側修建排水溝、坡面鑲邊;第二級邊坡采用香根草護坡綠化技術。
2、土質改良,水平階表面可以采取客土覆土,覆土厚度大約20cm;在坡面覆土平整后,沿坡面上的等高線方向大致整成梯田式帶狀小平面,并讓準備種植的紫穗槐有一定的疏松的土壤,整地時,盡量保持土壤表面水平。
3、種植沙棘,在水平帶狀平面上等高開挖深15cm的水平種植溝,由于尾礦中缺少植物生長所必須的營養元素,種植時通過添加生物肥料蚯蚓糞、雞糞等,并摻和山皮土,沙棘采用分株根萌芽種植,種植規格:叢距35cm,每叢2株,栽植深度以超過原土印2厘米左右為宜,然后封坑,踩實,上下行植株錯開,種植后及時澆水定根。
4、養護,栽后及時維護管理,查苗補缺。
5、造林時間宜選在尾礦閑置一定年限后進行,植被栽種時間可因地制宜,一般選在第一場春雨后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聰,未經劉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0930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體重檢測和飲水裝置的牛臥舍
- 下一篇:一種高活性酶解木質素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