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糧飼兼用甜稈水稻新品種選育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08910.1 | 申請日: | 2012-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602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啟康;戴暉;顧擁建;沙文鋒;朱娟;邱良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啟康 |
| 主分類號: | A01H1/02 | 分類號: | A01H1/02 |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專利事務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 地址: | 226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兼用 水稻 新品種 選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作物新品種選育方法。?
背景技術
本申請發明和申請人陳啟康研究員,1975年畢業于南京農業大學、江蘇農學院畜牧獸醫專業。1975-2012年創建了中國第一個海濱牧場、沿江所畜牧獸醫學科。至2005年從事畜牧研究30年,發現規模飼養牛羊飼料緊缺,影響規模飼養牛羊的發展。申請人陳啟康2005年開始,自籌資金(主要是自己的工薪),開展禾本科作物遠緣雜交研究,志在實施農牧結合,選育糧飼兼用作物。在雜交、種植試驗中發現:1、肉羊不喜歡采食稻草;2、農村大量稻草焚燒,不但浪費能源、而且污染環境;3、農村種植的甜高粱是肉羊采食的好飼料。?
水稻是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全世界約有1/2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我國水稻種植面積及總產量均占世界第一位。水稻品種資源豐富多彩,種子飽滿,產量高,為改良作物品種提供了良好的種質資源條件。?
應該研究和利用水稻的籽粒飽滿、優質高產等高效基因資源。?
同時應該研究和利用甜高粱的抗旱、莖稈含糖高等高效基因資源。?
甜高梁,也叫“二代甘蔗”。因為它上邊長糧食,下邊長甘蔗,所以又叫“高梁甘蔗”。甜高梁可以生食、制糖、制酒,也?可以加工成優質飼料。甜高粱生長在干旱地區,具有抗旱、耐澇、耐鹽堿等特性,在全球大多數貧民居住的半干旱地區都可以生21克左右。莖稈彈性強,抗倒伏。生育期130-135天。汁液含糖量20%左右。?
甜高梁,株高3.5米左右,穗粒重40克左右,千粒重右。甜高梁屬糧稈兼用型,莖稈產量10000斤/畝,籽粒產量300-600斤/畝。(品種間存在差異)?
在受干旱和鹽漬土壤影響的地區,甜高粱“作物中的駱駝”可能成為可持續農業發展的關鍵。?
甜高粱莖稈中含有豐富的糖分,可作制糖、釀酒(酒精)、釀醋、造紙的原料,又是生物能源的重要原料;籽粒可食用、飼用、釀造用;青貯可作牲畜的飼草飼料,所以被人們稱為“三元作物”。?
本申請發明和申請人陳啟康研究員一直在研究解決的課題是:利用水稻高產、甜高粱甜稈的優異種質,遠緣雜交實現種質資源發掘與創新,采用遠緣雜交育種、常規育種結合技術,選育出糧飼兼用甜稈水稻新品種。由于稻草秸稈糖含量增加,草食動物可高效利用秸稈,不但解決草食動物精粗飼料問題,而且解決秸稈焚燒帶來環境污染問題。所以,本發明具有重要的創造性科學意義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選育出秸稈含糖量高的甜高粱、水稻雜交種的糧飼兼用甜稈水稻新品種選育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糧飼兼用甜稈水稻新品種選育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下列步驟:?
(1)以甜高粱(J)為父本,水稻(R)為母本,進行屬間遠緣雜交,得甜高粱/水稻雜交一代種子(RJ-F1);?
(2)從甜高粱/水稻雜交一代種子(RJ-F1)植株中,篩選秸稈糖含量≥3%、畝產≥500kg的植株為母本,與甜高粱為父本進行回交,得到甜高粱/水稻回交一代種(BRJ-F1);?
(3)采取系統育種法(即單株選擇法),從甜高粱/水稻回交一代種(BRJ-F1)中篩選秸稈糖含量≥3%、畝產≥500kg的植株,下年分別種植成株行;以后各代都繼續選擇秸稈糖含量≥3%、畝產≥500kg的植株,繼續種成株系和株行,直到選擇成秸稈糖含量≥3%、畝產≥500kg的優良一致的系統時,便不再選擇,得到糧飼兼用甜稈水稻新品種。?
步驟(1)雜交時,水稻去雄方法用溫湯去雄法:在父母本同時抽穗開花期,每天上午在水稻開花前,用盆盛滿溫水,將水溫調至45℃,把稻穗浸入溫水中處理5分鐘,將水溫控制在45℃,以達到殺雄效果;溫水處理以后,陸續開穎,花開完時切除未開的穎花,已開穎的花藥也去除,去除花藥時,剪去穎殼上部的1/3,以提高柱頭外露率和結實率;水稻去雄剪穎后立即套袋隔離,然后剪取甜高粱帶有雄粉的花穗進行人工授粉,授粉后掛牌編號、記錄雜交配組及時間情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啟康,未經陳啟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089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