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碳膜輔助的太陽能選擇性吸收膜系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07208.3 | 申請日: | 2012-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73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陸衛;陳飛良;王少偉;俞立明;劉星星;郭少令;陳效雙;王曉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上海德福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J2/48 | 分類號: | F24J2/48;C23C14/06;C23C14/10;B32B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 地址: | 20008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輔助 太陽能 選擇性 吸收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碳膜輔助的太陽能選擇性吸收膜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陽能選擇性吸收膜系結構為:在金屬基片(1)上依次為主吸收膜氮氧化鈦(2),副吸收膜無定形碳(3),氮化硅薄膜(4)以及二氧化硅薄膜(5),其中:
所述的金屬基片(1)是Cu箔片,Al箔片,Al箔片、Ni箔片或在不銹鋼箔片上沉積一層Cu薄膜,或在Al箔片、Ni箔片、不銹鋼箔片或Cu箔片上沉積一層紅外高反射的Ag薄膜;優選的,采用Cu箔片上沉積一層紅外高反射的Ag薄膜;
所述的主吸收膜為氮氧化鈦(2)TiNxOy薄膜,Ti、N、O三種元素的原子比范圍為Ti:N:O=1:0.5~1:0.5~2,厚度為50nm~150nm;
所述的副吸收膜無定形碳(3)厚度為20nm~100nm;
所述的氮化硅薄膜(4)厚度為20nm~60nm;
所述的二氧化硅薄膜(5)厚度為50nm~150nm。
2.一種如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碳膜輔助的太陽能選擇性吸收膜系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主吸收膜氮氧化鈦(2)的制備方法為磁控濺射鍍膜,采用金屬Ti靶材,同時以氮氣和氧氣兩種反應氣體進行反應濺射;或采用TiN陶瓷靶材,以氧氣作為反應氣體進行反應濺射;或采用按預先設定的Ti、N、O三種元素原子比燒結好的TiNxOy陶瓷靶材,直接進行濺射鍍膜;
所述的副吸收膜無定形碳(3)的制備采用C靶材進行濺射鍍膜;
所述的氮化硅薄膜(4)的制備采用Si靶材,以氮氣作為反應氣體進行反應濺射,或直接采用Si3N4陶瓷靶材進行濺射鍍膜;
所述的二氧化硅薄膜(5)的制備采用Si靶材,以氧氣作為反應氣體進行反應濺射,或直接采用SiO2陶瓷靶材進行濺射鍍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上海德福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上海德福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0720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真空鍍鋁機用可控式加熱裝置
- 下一篇:一種紡織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