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豆纖維和維綸復合面料的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07047.8 | 申請日: | 2012-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885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明龍;易建設;李琪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雙盾紡織帆布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1/14 | 分類號: | D04B1/14;D04B1/12;D04B21/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13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豆 纖維 維綸 復合 面料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豆纖維的氣紡紗方法,屬于紡紗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于服裝的舒適性越來越講究,綠色環保、柔軟蓬松類織物越來越受市場的歡迎。目前生活服裝類面料大都是采用紗線織造而成,紗線中的捻度存在雖然增加了紗線的強力,但多少給面料帶來了一定的手感較硬的影響。紗線的捻度越多,紗線手感越硬,但紗線沒有捻度又成不了紗。
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不少單位采用了大豆纖維素纖維為原料,進行特殊處理,提高織物的柔軟性。改變了往常采用輔助材料的方法不但提高了產品的成本,而且效果將隨著助劑的消失而消失。特別是嬰兒用面料對于柔軟助劑的使用特別敏感,很顯然開發一種不采用助劑的由紗線本身無捻度的超柔軟面料有著明顯的社會效益和巨大的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織物柔軟性較差的缺陷,提供一種大豆纖維和維綸復合面料的生產方法來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大豆纖維和維綸復合面料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確定針筒織針排針方式,織針按ABC三角排列;
b)確定編織方式,編織6路為一個完全循環組織,其中,1、3、5路的纖維細度為60~70旦,2、4、6路的纖維細度為50~80旦;
c)檢驗,針筒織針形成圈數對比:每循環A織針形成成圈三角2個,形成集圈三角3個,形成浮線三角4個,每循環B織針形成成圈三角4個,浮線三角4個,每循環C織針形成成圈三角2個,集圈三角2個,浮線三角3個。
本發明中,所述織造工藝所選用的織機為V-LPJ4B型織機,筒徑為30英寸,機號為22針、25.4mm,總針數為2052N,路數為60F。
本發明中,所述A針所用的材料為維綸,用量為纖維總量的40-60%;所述B針所用的材料為大豆纖維,用量為纖維總量的60-40%。
本發明的優點是:大豆纖維面料手感柔軟,光澤柔和,保暖性和親膚性能優良,還有明顯的抑菌功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對本發明的結構特征及所達成的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用以較佳的實施例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下:
一種大豆纖維和維綸復合面料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確定針筒織針排針方式,織針按ABC三角排列;
b)確定編織方式,編織6路為一個完全循環組織,其中,1、3、5路的纖維細度為60~70旦,2、4、6路的纖維細度為50~80旦;
c)檢驗,針筒織針形成圈數對比:每循環A織針形成成圈三角2個,形成集圈三角3個,形成浮線三角4個,每循環B織針形成成圈三角4個,浮線三角4個,每循環C織針形成成圈三角2個,集圈三角2個,浮線三角3個。
所述織造工藝所選用的織機為V-LPJ4B型織機,筒徑為30英寸,機號為22針、25.4mm,總針數為2052N,路數為60F。
所述A針所用的材料為維綸,用量為纖維總量的40-60%;所述B針所用的材料為大豆纖維,用量為纖維總量的60-40%。
本發明的優點是:大豆纖維面料手感柔軟,光澤柔和,保暖性和親膚性能優良,還有明顯的抑菌功能。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范圍內。本發明要求的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雙盾紡織帆布實業有限公司,未經寧波雙盾紡織帆布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0704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