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區別標識的飲料容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05436.7 | 申請日: | 2012-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419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應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應金 |
| 主分類號: | B65D85/72 | 分類號: | B65D85/72;G09F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正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張亦華 |
| 地址: | 334105 江西省上***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區別 標識 飲料 容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飲料外包裝技術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帶區別標識的飲料容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在市場銷售的礦泉水、可樂、啤酒和各種茶類飲料,外包裝大都采用瓶裝或者罐裝,這些飲料外包裝雖然精美,但是卻存在一個不容忽視的缺陷,即在飲料瓶無法區分,放在一起容易混淆。在飲料瓶未被打開飲用的時候,這個算不上缺陷。但是在飲料被打開飲用但是沒有一次性喝完的時候,大家的瓶子放置在一起時就很容易被搞混淆。傳統的區分方式是看飲料在瓶內的剩余量或者看瓶子的擺放位置,但是在人比較多的情況下,這種方法卻沒有多少用處。這時,人們往往會隨手拿起一瓶飲料,不加區分就進行飲用,這種方式不夠衛生,增加了疾病間接的傳遞方式,并不可取。而大部分人則是選擇重新購買一瓶飲料,雖然避免了與人混淆,但卻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且新買來的飲料在打開后仍然不能避免這種混拿錯拿的缺陷。目前在某些人們集中活動的情況下,活動完畢后僅現場因為混淆而被丟棄的飲料數量就十分驚人,如果這種情況擴大到全國的話,那么僅僅是這些因為混淆而被丟棄的飲料就是一個天文數字,這不僅是在經濟上的浪費,更是對水資源的不負責任。
發明內容
為了使飲料在打開后方便辨認,易于辨認,進而實現節約國家經濟和水資源的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帶區別標識的飲料容器。
實現上述有益效果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帶區別標識的飲料容器,包括飲料載體,在飲料載體外側還固定有標識物,所述標識物還包括多個標識塊,標識塊表面覆蓋有遮罩層。本技術方案中,在飲料上加裝標識物,標識物上劃分多個標識塊,每個標識塊都有自己的特點,在標識物上覆蓋遮罩層,在飲料打開后,飲用者可以隨手刮開標識物上某位置的標識塊上的遮罩層,記住自己的標識塊特點以及在標識物上的位置,進而實現對自己飲料的辨認,即使多個飲料放在一起也可以很方便的辨識出自己的飲料,彌補了原來飲用者在沒有喝完一整瓶飲料或水的情況下因為多瓶飲料或水放在一起混淆無法辨識哪一瓶是自己的,而又因為健康和衛生考慮從而去重新去購買一瓶飲料或水,浪費資源和金錢的缺陷。本發明從實際使用和經濟民生以及水資源角度進行考慮,貼近生活,簡單實用。
所述標識物呈環狀,標識塊沿圓環狀標識物均勻排列。本技術方案中,采用環形標識物,便于使用者在握住飲料瓶的同時就可以刮開標識塊上的標志,方便快捷,節省時間
所述標識物呈長方體狀,標識塊在標識物上相互等距排列。本技術方案中,標識塊在標識物上排列規則,刮開的標識塊在整個標識物上顯得更加明顯,方便了辨認。
在標識區域上方或一側還設有多個標識碼,標識碼露出覆蓋層且與標識塊一一對應。本技術方案中,標識碼與標識塊一一對應,利用標識碼和標識物的雙重特征進行記憶,深化了使用者的印象,方便飲用者刮開后的可以迅速記住標識特點。
所述遮罩層采用可刮除材料采用涂覆的方式遮罩在標識塊上。本技術方案中,遮罩層采用涂覆的方式,在標識物整體加工結束后噴涂,類似即開型彩票的中獎區域,適宜批量生產,簡化了生產工序。
所述標識物與飲料載體外包呈一體結構。本技術方案中,標識物可以與飲料載體外包裝一并印刷成型,無需額外對飲料外包裝做太大改動,便于生產,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除去遮罩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遮罩層與標識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載體;2、標識物;3、標識塊;4、遮罩層;5、標識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為方便理解,本圖中將遮罩層完全除去,露出下邊的所有的標識塊。一種帶區別標識的飲料容器,包括飲料載體1,在飲料載體外側還固定有標識物2,所述標識物還包括多個標識塊3。所述標識物呈環狀,標識塊沿圓環狀標識物均勻排列。標識物也可以做成長方體狀,標識塊在標識物上相互等距排列。在標識區域上方或一側還設有多個標識碼5,標識碼露出覆蓋層且與標識塊一一對應。所述遮罩層采用可刮除材料采用涂覆的方式遮罩在標識塊上。所述標識物與飲料載體外包呈一體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應金,未經張應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0543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