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干灘安全檢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04126.3 | 申請日: | 2012-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815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蔡明祥;杜年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有色金屬長沙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D9/12 | 分類號: | G05D9/12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張龍哺;于寶慶 |
| 地址: | 410011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安全 檢測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監測技術,且特別涉及一種適用于尾礦庫的干灘安全檢測系統。?
背景技術
在尾礦庫的安全監測中,干灘安全監測是一項很重要的內容,我國一、二、三等尾礦庫必須進行干灘及其他安全指標的在線監測。干灘監測中的三個指標包括:灘頂高程、干灘長度、干灘坡度。?
目前,進行干灘監測的系統很多,方法各異,但總結來說,多是利用各種類型的液位計進行水位高度的測量,由此推算出水位的平均高度。或者采用標桿的方式,每隔一段距離增設一個標尺或者標樁,以人工現場查看的方式進行水位的讀取,這種方法逐步發展為通過視頻遠程觀察,由人工判斷水位的方式。另外一種方式則是通過在各個階段使用滲壓計獲得水位的深度。?
現有干灘監測方式非全自動方式,需要人工現場進行讀數,再利用計算公式進行計算,人工監測不能夠保證實時性。此外,采用立標法施工難度較大,尤其在庫區內較深的地方架設標桿。采用滲壓計方式進行水位監測,傳感器受排泥庫的水質影響,水壓測量取決于排泥庫對應水位的水質密度。一般情況下這種計算方式不能夠非常準確的測定水位。?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干灘監測方法,用以有效、準確和實時的進行干灘監測,提高干灘檢測的效率。?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干灘安全監測系統,包括數據解算設備以及至少一個監測設備;?
該監測設備包括支護裝置、攝影裝置和信號處理裝置;該支護裝置通過地基設置在監測現場,該攝影裝置可轉動的設置在該支護裝置上以拍攝干灘的近景影像;該信號處理裝置將干灘的近景影像實時地傳輸到數據解算設備;?
該數據解算設備根據干灘的近景影像,根據近景拍攝測量法對該干灘的近景影像進行解算和分析,計算得到干灘的監測數據。?
其中,所述支護裝置包括:底座、支架、平衡架;所述底座埋設在地基中,所述支架固定在該底座上,所述平衡架可轉動的連接所述支架,所述攝影裝置固定在所述平衡架的頂部。?
或者,所述支護裝置包括:底座和支架;所述底座埋設在地基中,所述支架固定在該底座上,所述攝影裝置可轉動的設置在所述支架的頂部。?
本發明的監測系統,各設備的設計規范合理,施工簡單方便,能夠有效的實現干灘的自動化監測,確保干灘監測的穩定性與連續性。?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干灘安全檢測系統的示意圖;?
圖2所示為本發明的一種監測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3所示為本發明監測設備采用內部供電方式的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4所示為本發明監測設備采用外部供電方式的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5所示為本發明的另一種監測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6所示為本發明的一種攝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所示為本發明的一種采用近景攝影測量法的場景示意圖;?
圖8所示為本發明的另一種采用近景攝影測量法的場景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體現本發明特征與優點的典型實施例將在以下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發明能夠在不同的實施例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發明的范圍,且其中的說明及所附附圖在本質上是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本發明所設計的干灘安全監測系統,采用近景攝影測量法獲取干灘的監測數據。參見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干灘安全檢測系統的示意圖;該系統包括一數據解算設備1和至少一個測量設備2,測量設備2設置在干灘的監測現場對干灘進行拍攝;數據解算設備1設置在后方,根據干灘的近景影像進行?數據解算和分析,計算得到干灘的監測數據。?
如圖2和圖5所示為測量裝置2的結構示意圖,測量設備2包括支護裝置21、攝影裝置22和信號處理裝置23。支護裝置21通過地基埋設在干灘監測現場,攝影裝置22可轉動的設置在該支護裝置21上以拍攝干灘的近景影像;該攝影裝置22包括攝影機223和遠程控電模塊224,通過遠程控電模塊224控制攝影機223進行攝像;在特定的需求下還可以加裝定姿模塊(未圖示),以控制攝影機的姿態,更好的拍攝干灘的近景影像。該信號處理裝置23用于將干灘的近景影像實時地傳輸到數據解算設備1。?
如圖2所示為本發明的支護裝置的一種實現方式,該支護裝置21包括底座211、支架212和平衡架2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有色金屬長沙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有色金屬長沙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0412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