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使用半透膜進行二次提純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03941.8 | 申請日: | 2012-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496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楊星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閔行區知識產權保護協會;楊星林 |
| 主分類號: | C12P21/06 | 分類號: | C12P21/06;C07K1/36;C07K1/26;C07K1/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199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使用 半透膜 進行 二次 提純 方法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生物工程領域的抗氧化活性肽分離方法,具體是一種使用半透膜進行二次提純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抗氧化活性肽分離的研究開發越來越得到重視,特別是能夠低成本、高純度分離的問題。傳統的抗氧化活性肽分離是通過過濾、沉淀等方法富集的,工藝復雜,成品純度有限,在實際應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中國申請號CN200810064296.8,申請公開號CN101284872,該專利中公開了一種抗氧化活性肽及其制備方法,該發明是以微生物納豆芽孢桿菌為菌種,玉米蛋白粉為原料,經液態培養,再通過離子交換層析、凝膠層析、反相色譜和電泳法對發酵液進行分離制備而成,分子量在20,100-31,000之間,具有較高的抗氧化活力。但是這種方法工藝較為復雜,不適用于大規模應用。
中國申請號CN?201110169356.4,申請公開號CN102197856A,該專利中公開了一種抗氧化肽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先后通過堿溶酸沉法、酶解、滅酶離心,最后經濃縮和冷凍干燥,得到南瓜籽抗氧化肽。所得抗氧化肽具有顯著的還原能力,較強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應用廣泛,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且原料來源廣泛,實現了廢物利用的目的。但是這種方法獲得的成品純度較低,含有的多肽成分較高。
綜上,雖然抗氧化活性肽分離得到了一定的研究,但是文獻中未見報道使用半透膜進行二次提純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使用半透膜進行二次提純方法,可以通過該方法簡單方便的制備較高純度的抗氧化活性肽,適用于較大規模生產。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包括:
首先,把麥胚常溫粉碎,獲得密度為1.01-5.2克每立方厘米的麥胚與水的混合物。
然后,把上述制備好的麥胚與水的混合物與蛋白酶按照1:0.001-1:05的比例混合均勻,制備成復合原料。
接著,把復合原料升溫至30-60攝氏度之間,調整pH值為6.8-7.1之間,升溫酶解0.2-3.5小時,然后通過過濾網過濾,制成電泳原料。
最后,把電泳原料保溫至37攝氏度,利用超聲波對電泳原料進行振動,在溶液中安排的電極之間進行電泳,在正極或者富集即可以得到初步富集的抗氧化活性肽,再真空干燥即可。如果需要獲得純度更高的抗氧化活性肽,則需要把初步富集的抗氧化活性肽通過半透膜,過濾掉非抗氧化活性肽。
由于本發明中使用了超聲配合電泳的抗氧化活性肽富集、分離技術,加快了富集速度,提高了富集純度,特別是對于更高純度要求的抗氧化活性肽,使用了半透膜進行二次提純,可以得到更高純度的抗氧化活性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本實施例所述的使用半透膜進行二次提純方法包括以下幾個關鍵的原料階段:麥胚與水的混合物1、復合原料2、電泳原料3。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麥胚與水的混合物1是指把麥胚常溫粉碎,獲得密度為1.01-5.2克每立方厘米的產物。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復合原料2是指把上述制備好的麥胚與水的混合物1與蛋白酶按照1:0.001-1:05的比例混合均勻,制備成的原料。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電泳原料3是指把復合原料升溫至30-60攝氏度之間,然后通過過濾網過濾,制成的原料。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過濾網的網徑為0.1-300微米。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電泳原料3的pH值為6.8-7.1之間。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電泳原料3需要升溫酶解的時間為0.2-3.5小時。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超聲波的頻率為30kHz-5MHz之間。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電極的橫截面積為0.01-100平方厘米。
由于本發明中使用了超聲配合電泳的抗氧化活性肽富集、分離技術,在電泳極化分離的過程中,疊加使用超聲處理,使抗氧化活性肽獲得更高的運動活性,可以加快富集速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閔行區知識產權保護協會;楊星林,未經上海市閔行區知識產權保護協會;楊星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0394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