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金屬復合滑動軸承的制造模具及其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03332.2 | 申請日: | 2012-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07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利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宏潤復合軸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F3/22 | 分類號: | B22F3/22;B22F3/03;B22F7/04 |
| 代理公司: | 大連科技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龍鋒 |
| 地址: | 116001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金屬 復合 滑動 軸承 制造 模具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軸承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雙金屬復合滑動軸承的制造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軸承設計思路是具有良好強度的外套材料和具有減摩作用的內套材料匹配而成,主要采用粉末冶金法和焊接法制備。焊接法山于鋼和銅的焊接性能不好,必須通過中間金屬過渡層,因此工藝復雜、加工價格高、已逐步被淘汰。粉末冶金法為日前主流的制備方法,但該制各方法存在設備和模具投資大、工序較復雜且最終必須通過含油處理才能改善潤滑性能等問題,因此,迫切要求研發一種新的制備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提供一種雙金屬復合滑動軸承的制造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一種雙金屬復合滑動軸承的制造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4,型腔2,軸承3,上模1與下模4之間設置有與型腔相通的注塑口5,其特征在于雙金屬為銅基合金、鋁基合金、鉛基合金或錫基合金。
制造上述模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配制內套材料:Cu?50-80?%?,?C?6-18?%?,聚四氟乙烯10-15?%?,聚乙烯4-6%,聚丙烯4-8%、熱固性酚醛塑料2-3%。將配制好的所述組分在高速混合機中初混后,在造粒擠出機卜進一步混勻及造粒,得到內套材料母粒,將鋼外套進行開槽處理,然后將安裝模具套入鋼外套,步驟2)內套材料母粒倒入金屬注射成形機的料斗,最后對金屬注射成形的軸承進行固化熱處理,獲得成品。
部件的連接部為螺紋接口。
所述的模具體為一體結構或者分體結構。
本發明的模具工作可靠,設備耗能少、速度快、可批量生產、產品一致性好、人員使用少,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可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圖1中上模1,型腔2,軸承3,下模4,注塑口5,軸承3內圈與上模1及下模4靠緊位置6,上模1與下模4在靠緊位置8。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一種雙金屬復合滑動軸承的制造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4,型腔2,軸承3,上模1與下模4之間設置有與型腔相通的注塑口5,其特征在于雙金屬為銅基合金、鋁基合金、鉛基合金或錫基合金。
制造上述模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配制內套材料:Cu?60?%?,?C?10%?,聚四氟乙烯15?%?,聚乙烯16%,聚丙烯6%、熱固性酚醛塑料3%。將配制好的所述組分在高速混合機中初混后,在造粒擠出機卜進一步混勻及造粒,得到內套材料母粒,將鋼外套進行開槽處理,然后將安裝模具套入鋼外套,步驟2)內套材料母粒倒入金屬注射成形機的料斗,最后對金屬注射成形的軸承進行固化熱處理,獲得成品。
部件的連接部為螺紋接口。
所述的模具體為一體結構或者分體結構。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宏潤復合軸承有限公司,未經大連宏潤復合軸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0333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