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葡萄冬小麥和短期秋菜立體栽培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01719.4 | 申請日: | 2012-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721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吳太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太平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維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楊耀田 |
| 地址: | 048000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葡萄 冬小麥 短期 秋菜 立體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經濟作物與農作物混合種植方法,具體涉及葡萄、冬小麥、短期秋的菜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北方由于受自然條件影響,無論是經濟作物還是農作物,大都只能一年種一次,一年收一次,效益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葡萄冬小麥和短期秋菜立體栽培方法,解決現有我國北方農作物一年只能收一次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葡萄冬小麥和短期秋菜立體栽培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①深耕:秋后立冬前,日均氣溫在3℃以上的時間,選擇水肥條件充足、地勢平坦、通風透光好的地塊和南北行向,深耕0.7米;
②劃行:按3.3米為一個種植帶,劃行;
③施肥:挖溝0.7米寬,施農家肥,回填溝、澆透水;
④起壟:按照0.7米寬挖溝、起壟;
⑤種植葡萄:在溝內栽葡萄苗,按0.3米株距畝栽600株,隨栽隨覆蓋地膜;
⑥種植蔬菜:在葡萄行外,占地寬2.2米內栽甘藍、蘿卜等短期秋菜;
⑦種植冬小麥:秋季在短期秋菜收獲后,播冬小麥12行;
⑧除草:作物生長期內清除壟溝內雜草;
⑨收獲:9月初收獲葡萄,10月上旬收獲蔬菜,第二年5月收獲冬小麥;
⑩休整:收獲完畢,除秧平地休整。
進一步,所述步驟⑤中的地膜結構,采用超矮化“V”型架式。
本發明將葡萄、短期秋菜、冬小麥混合種植、立體栽培,利用作物之間的特性差異,所需物質條件的差別,科學的利用平面與立體空間對其各自生長所需的營養供給,使葡萄的通風帶、采光帶、結果帶,三帶分離,有效保證了葡萄的正常生長,同時,全面滿足了冬小麥、短期秋菜的生長條件,實現了一年兩種三收的高產效益。本發明廣泛適用于我國北方鮮食葡萄產區,可改善和增加葡萄品質,提高葡萄含糖量3%~5%,節約投入30%,節省用工6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葡萄冬小麥和短期秋菜立體栽培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①深耕:秋后立冬前,日均氣溫在3℃以上的時間,選擇水肥條件充足、地勢平坦、通風透光好的地塊和南北行向,深耕0.7米;
②劃行:按3.3米為一個種植帶,劃行;
③施肥:挖溝0.7米寬,施農家肥,回填溝、澆透水;
④起壟:按照0.7米寬挖溝、起壟;
⑤種植葡萄:在溝內栽葡萄苗,按0.3米株距畝栽600株,隨栽隨覆蓋地膜,促其快長,地膜結構采用超矮化“V”型架式;
⑥種植蔬菜:在葡萄行外,占地寬2.2米內栽甘藍短期秋菜;
⑦種植冬小麥:秋季在短期秋菜收獲后,播冬小麥12行;
⑧除草:作物生長期內清除壟溝內雜草;
⑨收獲:9月初收獲葡萄,10月上旬收獲蔬菜,第二年5月收獲冬小麥;
⑩休整:收獲完畢,除秧平地休整。
實施例2:
一種葡萄冬小麥和短期秋菜立體栽培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①深耕:秋后立冬前,日均氣溫在3℃以上的時間,選擇水肥條件充足、地勢平坦、通風透光好的地塊和南北行向,深耕0.7米;
②劃行:按3.3米為一個種植帶,劃行;
③施肥:挖溝0.7米寬,施農家肥,回填溝、澆透水;
④起壟:按照0.7米寬挖溝、起壟;
⑤種植葡萄:在溝內栽葡萄苗,按0.3米株距畝栽600株,隨栽隨覆蓋地膜,促其快長,地膜結構采用超矮化“V”型架式;
⑥種植蔬菜:在葡萄行外,占地寬2.2米內栽白蘿卜短期秋菜;
⑦種植冬小麥:秋季在短期秋菜收獲后,播冬小麥12行;
⑧除草:作物生長期內清除壟溝內雜草;
⑨收獲:9月初收獲葡萄,10月上旬收獲蔬菜,第二年5月收獲冬小麥;
⑩休整:收獲完畢,除秧平地休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太平,未經吳太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0171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食糖發酵釀制法制作黑茶酒的工藝
- 下一篇:用于高速線材軋機的軋件導向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