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竹炭粘膠纖維的生產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99127.3 | 申請日: | 2012-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48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章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江市超維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F2/08 | 分類號: | D01F2/08;D01F1/1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廣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汪發春 |
| 地址: | 215200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粘膠 纖維 生產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面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竹炭粘膠纖維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逐漸對裝飾和衣服的美觀有了更高的要求。制造商們也更加注重纖維的開發和應用,一般是通過物理改性、化學改性和分子設計等手段對纖維的功能性進行改進,得到具有特定性能的纖維,使原有化學纖維在光熱穩定、導電、阻燃、染色、抗靜電、吸濕、蓬松、抗起球、防污等方面都有較大的改進。中國的竹資源非常豐富,竹子取材方便,易于加工,應用廣泛。以老竹作為原料,對其進行炭化,得到竹炭,竹炭炭質致密,比重大,孔隙發達,同時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元素,將竹炭加工成微細粒,可制備成竹炭纖維。
一般竹炭粘膠纖維的生產工藝復雜,成本高,不適合大規模的生產,用竹炭粘膠纖維制成的面料透氣性不好,強度小,容易拉斷,彈性小,人穿上不舒服,抑菌、除臭效果不好,不能滿足人們生活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竹炭粘膠纖維的生產工藝,該工藝制備簡單,能批量化生產。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竹炭粘膠纖維的生產工藝,包括步驟為:
(1)將竹炭微粉和卟吩鈷微粒分散在有機溶劑中并攪拌,得到混合乳漿,將漿粕進行浸漬、壓榨和老成得到來源于天然植物的纖維素;
(2)將所述纖維素加入到所述混合乳漿中溶解并脫泡得到紡絲溶液,紡絲溶液由紡絲泵擠出,在凝固液中固化得到竹炭粘膠纖維。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1)中所述竹炭微粉和所述卟吩鈷微粒的質量比為1:1。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1)中所述有機溶劑包括甲醇、乙醇中的一種或多種。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2)中所述凝固液的溫度為10-2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竹炭粘膠纖維的生產工藝,該生產工藝生產過程簡單,降低人工操作的工作量,極大的降低了生產成本,適合大規模的推廣和應用,用制得的竹炭粘膠纖維得到的面料透氣性好,適合在夏天高溫下穿著,強度和彈性大,不容易變形,人穿上舒適,同時添加的卟吩鈷還具有除臭、抗菌等功能特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實施例一:
(1)將50g竹炭微粉和50g卟吩鈷微粒分散在甲醇中并攪拌,得到混合乳漿,將漿粕進行浸漬、壓榨和老成得到來源于天然植物的纖維素;
(2)將所述纖維素加入到所述混合乳漿中溶解并脫泡得到紡絲溶液,紡絲溶液由紡絲泵擠出,在10℃凝固液中固化得到竹炭粘膠纖維。
實施例二:
(1)將100g竹炭微粉和100g卟吩鈷微粒分散在乙醇中并攪拌,得到混合乳漿,將漿粕進行浸漬、壓榨和老成得到來源于天然植物的纖維素;
(2)將所述纖維素加入到所述混合乳漿中溶解并脫泡得到紡絲溶液,紡絲溶液由紡絲泵擠出,在15℃凝固液中固化得到竹炭粘膠纖維。
實施例三:
(1)將200g竹炭微粉和200g卟吩鈷微粒分散在甲醇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并攪拌,得到混合乳漿,將漿粕進行浸漬、壓榨和老成得到來源于天然植物的纖維素;
(2)將所述纖維素加入到所述混合乳漿中溶解并脫泡得到紡絲溶液,紡絲溶液由紡絲泵擠出,在20℃凝固液中固化得到竹炭粘膠纖維。
本發明揭示的竹炭粘膠纖維的生產工藝,該生產工藝生產過程簡單,降低人工操作的工作量,極大的降低了生產成本,適合大規模的推廣和應用,用制得的竹炭粘膠纖維得到的面料透氣性好,適合在夏天高溫下穿著,強度和彈性大,不容易變形,人穿上舒適,同時添加的卟吩鈷還具有除臭、抗菌等功能特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江市超維紡織有限公司,未經吳江市超維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9912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