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卷繞軸清理工具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498163.8 | 申請日: | 2012-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359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高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江市東飛化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71/00 | 分類號: | B65H7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228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卷繞 清理 工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化纖卷繞機的清理工具,具體涉及一種卷繞軸清理工具。
背景技術
卷繞機在工作中,卷繞軸因污垢和廢絲纏繞,失去靈活性,降低了生產效率,增加功耗。因此,在卷繞使用一段時間后,要對卷繞軸進行清理。
現(xiàn)有卷繞軸清理工具是一個圓環(huán)和把手,圓環(huán)的內徑和卷繞軸的直徑吻合,使用時,將圓環(huán)套在卷繞軸頭上,用力將圓環(huán)推至底部,將污垢和廢絲一起推至卷繞軸底部,再將其清理干凈即可。這樣的圓環(huán)工作效率并不高,在對付頑固污垢和廢絲時難以清理干凈,降低勞動效率。
發(fā)明內容
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的清除卷繞軸污垢的卷繞軸清理工具。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標,本發(fā)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卷繞軸清理工具,包括內徑與卷繞軸直徑配套的圓環(huán)和設置在所述圓環(huán)上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環(huán)下方設有椎體,所述椎體與所述圓環(huán)連接的一端的厚度與所述圓環(huán)的厚度相同,所述椎體遠離所述圓環(huán)的一端的厚度逐漸減小。
更進一步的說,所述把手對稱地設置在圓環(huán)兩側,所述把手的一端通過螺絲與所述圓環(huán)連接,所述把手的另一端表面形成有防滑紋路。
更進一步的說,所述圓環(huán)厚度為8~12mm,所述椎體的長度為20~30mm。
本發(fā)明的有益之處在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夠高效的清除卷繞軸上的污垢和廢絲。?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卷繞軸清理工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把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1-圓環(huán),2-椎體,3-把手,4-防滑紋路。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具體的介紹。
如圖1所示的卷繞軸清理工具,包括圓環(huán)1、椎體2和把手3。圓環(huán)1的內徑與繞卷軸的直徑吻合,圓環(huán)1下方設有椎體2,椎體2與圓環(huán)1連接一端的厚度與圓環(huán)1厚度徑相同,遠離圓環(huán)1的端部,厚度逐漸減小,這樣椎體2形成薄片狀的刀口,可以快速有效的將污垢和廢絲清理。把手3對稱安裝在圓環(huán)1上,便于操作人員握住把手3進行操作。
圖2所示,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把手3的一端與圓環(huán)1連接,把手3的另一端設有防滑紋路4,便于人手握持。為了讓椎體2形成足夠鋒利的刀口,圓環(huán)1的厚度為8~12mm,椎體2的長度為20~30mm。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fā)明,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江市東飛化纖有限公司,未經吳江市東飛化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9816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金屬顆粒增強藥芯鋁焊絲
- 下一篇:一種混凝土澆筑隧道邊頂拱和底拱的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