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化肥補充劑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97829.8 | 申請日: | 2012-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486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倪偉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倪偉華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 地址: | 2123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化肥 補充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肥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化肥補充劑。
背景技術
植物對肥料的需求基本明確,主要是氮磷鉀,以這些成分為主的化肥非常常見。但在施肥過程中,常常出現這些主要成分補充有余而非主要成分補充不足。施肥量雖大,增產效果不明顯。為此,農民在實踐中意識到農家肥對農田的重要性,利用農家肥進行微量元素反哺農田。
現代農業對微量元素對農業的補充作用的研究比較深入,可確認的因素包括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偏低或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處于不能為植物吸收利用的狀態。對于第一個因素,目前可以通過農家肥反哺或施以化肥補充劑;對于第二因素,則通過化學方式對土壤進行降解,實現微量元素的析出。
通過農家肥反哺存在人力方面的制約;通過促進這些降解析出的化學方式會造成土地板結。最終造成:增產不足,施肥量加大,增產還是不足,施肥量繼續加大的惡性循環中,從而對土壤造成某些成分富營養化,也對環境產生新的污染。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化肥補充劑,在施肥中同步補充到農田,間接達到減少化肥使用的目的。?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化肥補充劑,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硼酸1~2、二氧化錳1~2、硝酸銅1~2、葡萄糖酸鋅1~3、氯化鐵1~2、甲鈷胺1~2、稀土礦石1~2、乙二胺四乙酸10~20、氯化鎂1~2、氯化鈣1~10、氯化銅1~2、活性炭30~40。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本發明藥物最佳比例為:硼酸1.5、二氧化錳2、硝酸銅1.5、葡萄糖酸鋅3、氯化鐵1.5、甲鈷胺1.5、稀土礦石2、乙二胺四乙酸15、氯化鎂1.5、氯化鈣5、氯化銅1.5、活性炭40。
制備上述化肥補充劑的方法為:(1)將硼酸、二氧化錳、硝酸銅、葡萄糖酸鋅、氯化鐵、甲鈷胺、稀土礦石、氯化鎂、氯化鈣、氯化銅和活性炭進行粉碎過篩、混合;
(2)再將乙二胺四乙酸溶于2倍重量,溫度為60~70攝氏度的熱水,充分攪拌后,加入所述步驟(1)混合的混合物中,造粒、烘干后制得顆粒。
本發明在基本涵蓋植物生長消耗較大的微量元素。通過乙二胺四乙酸處理及活性炭吸附制作化肥補充劑,實現了微量元素的緩慢釋放。微量元素施用后,能夠在較長的時期保持有效。
本發明產生的有益效果是,緩釋,施用方便。可以隨化肥同時施用,也可單獨施用;選用的微量元素大部分為可溶性物質,通過處理實現可溶和緩釋;材料易得,大部分物質均為常見物質;工藝簡單。?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按重量份稱取各種物料,硼酸1.5、二氧化錳2、硝酸銅1.5、葡萄糖酸鋅3、氯化鐵1.5、甲鈷胺1.5、稀土礦石2、氯化鎂2、氯化鈣3、氯化銅1.5、活性炭40、乙二胺四乙酸1.5。將上述物料除乙二胺四乙酸外制成細粉備用,將乙二胺四乙酸溶于2倍重量、溫度為60攝氏度的熱水,充分攪拌后,加入備用的細粉混合,造粒、烘干后過篩制得細粉。將細粉按每畝2公斤施用于農田即可。
實施例2:按重量份稱取各種藥物,硼酸2、二氧化錳1.5、硝酸銅2、葡萄糖酸鋅2、氯化鐵2、甲鈷胺1、稀土礦石2、氯化鎂1.5、氯化鈣5、氯化銅2、活性炭35、乙二胺四乙酸2。將上述物料除乙二胺四乙酸外制成細粉備用,將乙二胺四乙酸溶于2倍重量、溫度為70攝氏度的熱水,充分攪拌后,加入備用的細粉混合,造粒、烘干后制得顆粒。將顆粒按每畝2公斤施用于農田即可。
對照施用:試驗地塊為面積為一分地,打田字格。對角兩塊為施用本品用地,另外兩塊為空白對照用地。試驗地塊種植普通小麥。出苗十天后,在施用本品用地施用本品100克。施用后一周,肉眼可見施用本品用地的小麥麥苗顏色比空白地塊深。對施用本品地塊及空白地塊各取20株麥苗,分組測量其株高。結果可見,施用本品地塊小麥麥苗株高平均高于空白地塊,兩組數據存在顯著性差異。
擴大使用土地面積對照使用本發明產品,每0.5畝土地施用1公斤,施用本品用地與空白對照用地相比,實現小麥增產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倪偉華,未經倪偉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9782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秸稈粉末機制復合木炭
- 下一篇:一種新型、環保高分子陶化液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