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含水碎煤制成煤粉泥柱體顆粒燃料制備燃氣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97614.6 | 申請日: | 2012-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36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孔令增 | 申請(專利權)人: | 孔令增 | 
| 主分類號: | C10L5/44 | 分類號: | C10L5/44;B01J2/20;C10J3/00;F02C6/00 | 
| 代理公司: | 山東濟南齊魯科技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麗 | 
| 地址: | 250013 山東省濟南市歷***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水 制成 煤粉泥 柱體 顆粒 燃料 制備 燃氣 方法 | ||
1.?一種用含水碎煤制成煤粉泥柱體顆粒燃料制備燃氣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含水15%-30%碎煤送入滾輪經過二次或三次碾擠壓、碾壓中并揉合成精細煤粉泥,而后煤粉泥擠壓通過漏孔鋼盤強制排出直徑15-30mm,長度為30-100mm柱體顆粒后,隨即投入400-900℃的燃氣發生爐內,在400-900℃中高溫干餾出燃氣發生爐內缺氧上層柱體顆粒中極細粒度煤粉在水分蒸發后變成蜂窩間隙快速釋放甲烷、氫氣,并且在輸送燃氣系統中回收焦油,具體步驟如下:
①制備柱體顆粒原料:將含水15-30%碎煤輸入滾輪擠壓機進行碾壓揉和,揉和過程碎煤變成精細煤粉泥,多余水分擠壓中被榨出排放滾輪擠壓機外,柱體顆粒燃料的直徑為15-30mm,長度為30-100mm;
②將柱體顆粒做為燃料不間斷的注入至燃氣發生爐內,并同時向燃氣發生爐內吹入氧氣或空氣和蒸汽作為氣化劑,使燃氣發生爐內的溫度保持在300℃以上的高溫,產出燃氣;
????步驟①的滾輪擠壓機安裝在燃氣發生爐的爐體上端,滾輪擠壓機與燃氣發生爐爐體間密閉連接,使燃氣發生爐內的氣體壓力達到10kg/m3-30kg/m3;氧氣或空氣與蒸汽的體積比為1:0.2-0.6;將含水15-30%的碎煤置入滾輪擠壓機的具體步驟是:將碎煤連續置入滾輪擠壓機的受料桶(2-10)內,傳動軸(2-1)經動力箱(2-2)驅動主軸(2-8)旋轉帶動兩滾輪組成的滾輪組(2-9),滾輪轉動碾壓在均布開有數個漏孔(2-7)的鋼盤(2-6)的平面上,以主軸(2-8)驅動為中心圍繞受料桶(2-10)內轉動,將碎煤和水在滾輪組(2-9)滾壓碾壓及擠壓下沿漏孔(2-7)從上至下呈柱體顆料狀排出注入到下料桶(2-3)的下料空間(2-4)內,使柱體顆粒自由落下;柱體顆料燃料不間斷的注入至燃氣發生爐內的具體步驟為:柱體顆粒燃料通過安裝在燃氣發生爐爐體頂部的滾輪擠壓機自由落下至爐膛(2-11)內,氧氣或空氣管(2-16)與蒸汽管(2-15)通過各自的管道進入混合管(2-17),再經爐底盤(2-23)、爐篦轉動軸內孔、爐篦穿過0.9-2米的爐渣均勻噴入爐膛(2-11)內,燃氣在高溫下發生自燃,產生的高溫燃氣通過出氣管(2-22)輸入燃氣輪機、內燃機、爐或窯中使用;滾輪擠壓的受料桶(2-10)內安裝傳動軸(2-1),傳動軸(2-1)上安裝兩個滾輪,兩個滾輪對稱分布在傳動軸(2-1)兩側組成滾輪組(2-9),滾輪組(2-9)下方的受料桶(2-10)內壁上安裝圓形鋼盤(2-6),圓形鋼盤(2-6)上開設漏孔(2-7),受料桶(2-10)上端設置進料口、下端為敞口;滾輪擠壓機的敞口位于燃氣發生爐的爐膛內,燃氣發生爐的爐體下端安裝爐篦,爐篦與爐篦傳動軸連接,爐篦傳動軸上開設爐篦傳動軸內孔,爐篦傳動軸內孔與氣體混合管(2-17)相通,氣體混合管(2-17)分別與氧氣或空氣管(2-16)、蒸汽管(2-15)連接,爐篦傳動軸通過傳動件與電機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含水碎煤制成煤粉泥柱體顆粒燃料制備燃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水煤粉泥柱體顆粒燃料是使用小于25mm煙煤、褐煤、煤粉,直接用滾輪擠壓機中的滾輪碾壓及擠壓柔和,在碾壓柔和過程中碎煤變成煤粉末,煤內過多水分被榨出溢流出滾輪擠壓機外,含水量被控制在15-3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含水碎煤制成煤粉泥柱體顆粒燃料制備燃氣方法,其特征在于:爐膛(2-11)中的爐篦在驅動齒輪的帶動下,以每小時2-15轉的速度撥動、松散柱體顆體燃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含水碎煤制成煤粉泥柱體顆粒燃料制備燃氣方法,其特征在于:燃料燃燒后的灰渣采用撥刀刮入出渣管(2-12)內,由進灰渣箱(2-20)間隔10-19分鐘排出一次。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含水碎煤制成煤粉泥柱體顆粒燃料制備燃氣方法,其特征在于:燃氣發生爐內的燃料層分四層,第一層為灰渣層,厚度為1.2-2米,該層用于防爆、保護爐篦;第二層為燃燒層,厚度為0.9-1.2米,燃料燃燒后發生高溫二氧化碳和高溫熱碳;第三層為燃料自燃層,厚度為1.2-3米,該層用于將第二層產生的上千度二氧化碳、余氧還原一氧化碳,燃料在此處高溫蒸餾被分解釋放出甲烷、氫氣;第四層為預熱層,厚度為1.2-1.5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孔令增,未經孔令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9761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