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茶酒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97547.8 | 申請日: | 2012-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652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梅天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梅天雄 |
| 主分類號: | C12G3/02 | 分類號: | C12G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楊立 |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產 方法 | ||
1.一種茶酒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制備米曲,將一定量的米曲與水倒入一次發酵裝置中攪拌均勻,混合后得到一次混合物料,再接入微生物酶制劑攪拌混合,在23℃~24℃下靜置2~4天,制成一次醪;
步驟2:將步驟1制備的所述一次醪移入二次發酵裝置中加入蒸米、水充分混合后,再加入干凈茶葉混合發酵得到二次混合物料,調整溫度至24℃~25℃發酵6~7天,醪完全成熟,即制的含有茶葉有效成分的二次醪;
步驟3:將二次醪蒸餾制的茶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酒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酶制劑為La3+稀土離子、Sm3+稀土離子、Y3+稀土離子、淀粉酶、糖化酶、異淀粉酶、β-淀粉酶、麥芽糖酶、磷酸酯酶、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蛋白酶、酵母菌胞內酶、脂肪酶、酯化酶、單寧酶、果膠酶及氧化還原酶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酒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一次發酵裝置中,將米曲與水按質量百分比為1:1~1.5加入一次發酵裝置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酒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及步驟2中,所述一次混合物料小于等于所述一次發酵裝置容積的70%;所述二次混合物料小于等于所述二次發酵裝置容積的70%。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茶酒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微生物酶制劑的接入質量為所述一次混合物料的0.1%~0.2%。
6.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茶酒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在接入微生物酶制劑之后、進行發酵之前,加入所述一次混合物料質量的0.25%~0.5%的濃度為6%抑菌劑。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茶酒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劑為青霉素或亞硫酸。
8.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茶酒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在所述二次發酵裝置,將蒸米與步驟1所述一次混合物料量按質量百分比為1~2:1加入二次發酵裝置中;再將水與步驟1所述一次混合物料量按質量百分比為1.5~3:1加入二次發酵裝置中;最后加入茶葉與步驟1所述一次混合物料量按質量百分比為1:100~150加入二次發酵裝置中。
9.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茶酒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適時調整控制二次發酵裝置中醪的溫度不超過35℃。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茶酒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制備米曲包括以下步驟:將制曲米放入水中浸漬45~50分鐘,蒸40~55分鐘后通風冷卻至45℃,在冷卻的蒸米中加入0.09%~0.2%種曲混合后保持溫度在37℃~38℃培養17~18小時,保溫結束后移入制曲棚,保持溫度在34℃~35℃,8~9小時,制成米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梅天雄,未經梅天雄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9754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微型驅動電動機
- 下一篇:用于電器設備接入物聯網的遠程控制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