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4,5,6-三氟嘧啶化合物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96435.0 | 申請日: | 2012-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22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丁成榮;張國富;許莉;沈方烈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239/30 | 分類號: | C07D239/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黃美娟;王兵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嘧啶 化合物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式I所示的4,5,6-三氟嘧啶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為:以式II所示的4,6-二氯-5-氟嘧啶為原料,在氟化試劑、強極性非質子溶劑、相轉移催化劑的存在下,20-260℃溫度下反應,跟蹤檢測至反應完全后,反應液后處理制得式I所示的4,5,6-三氟嘧啶;所述的氟化試劑為氟化鋰、氟化鈉、氟化鉀、氟化銫、四丁基氟化銨、三乙胺三氫氟酸鹽、氟化氫吡啶鹽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所述4,6-二氯-5-氟嘧啶、氟化試劑、相轉移催化劑的物質的量的比例為1:2~40:0.00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4,5,6-三氟嘧啶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轉移催化劑為聚醚類化合物、季銨鹽、季膦鹽或冠醚類化合物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4,5,6-三氟嘧啶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轉移催化劑為PEG6000、芐基三乙基氯化銨、四丁基溴化銨、四丁基氯化銨、四丁基氟化銨、四丁基硫酸氫銨、三辛基甲基氯化銨、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四苯基溴化膦、18-冠醚-6、15-冠醚-5或環糊精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4,5,6-三氟嘧啶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強極性非質子溶劑為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亞砜、環丁砜、苯乙腈、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4,5,6-三氟嘧啶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試劑、強極性非質子溶劑在反應前經除水處理。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4,5,6-三氟嘧啶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試劑和強極性非質子溶劑,經共沸蒸餾帶水或減壓蒸餾脫水后,再加入相轉移催化劑和4,6-二氯-5-氟嘧啶原料進行反應。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4,5,6-三氟嘧啶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液后處理方法為:反應結束后,反應液常壓蒸餾,收集氣相溫度85-86℃餾分,即得到式I所示的4,5,6-三氟嘧啶。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4,5,6-三氟嘧啶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的溫度為40-70℃。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4,5,6-三氟嘧啶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6-二氯-5-氟嘧啶、氟化試劑、相轉移催化劑的物質的量的比例為1:4~8:0.01~0.05。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4,5,6-三氟嘧啶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為:氟化試劑和強極性非質子溶劑,經減壓蒸餾脫水,然后除去真空,加入相轉移催化劑和4,6-二氯-5-氟嘧啶原料,40-70℃溫度下反應,跟蹤檢測至反應完全后,反應液常壓蒸餾,收集氣相溫度85-86℃餾分,即得到式I所示的4,5,6-三氟嘧啶;所述4,6-二氯-5-氟嘧啶、氟化試劑、相轉移催化劑的物質的量的比例為1:4~8:0.01~0.05;所述氟化試劑為氟化鉀,所述相轉移催化劑為四丁基溴化銨;所述強極性非質子溶劑為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亞砜或環丁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9643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二次雷達指揮所系統顯示控制系統
- 下一篇:一種變幅張弦桁架水平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