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獲取聚合數據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95461.1 | 申請日: | 2012-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201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潤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華為技術軟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30 | 分類號: | 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518129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獲取 聚合 數據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獲取聚合數據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面對海量數據,用戶大多數時候關心的是其中的一部分或者某幾個部分,而對于其它的數據則并不十分在意。獲取聚合數據的重要意義在于,從浩如煙海的數據中查找出與問題相關的數據,從而針對該問題,對查找出的數據進行有的放矢的分析,研究出科學理性的對策。
當前大致有如下兩種方式查找與問題相關的數據:
方式一,盡可能多的羅列出用戶關心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通過計算、整理等方式,在原始數據中,查找出與該問題相關的數據,并把這些數據存儲在磁盤中。當用戶需要訪問與該問題相關的數據時,直接從磁盤讀取即可。
方式二,利用數據庫中的關鍵字把存儲在數據庫中的數據關聯起來。當用戶需要查詢與問題相關的數據時,通過計算,對原始數據進行查找,從而找到這些數據,然后返回給用戶。
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以下技術問題:
1、對于方式一,需要預先存儲查找出來的數據,占據磁盤空間大、存儲成本高;當原始數據更新后,已經存儲的查找出的數據不能實時更新。
2、對于方式二,需要先進行計算后,向用戶返回數據,查詢速度慢,用戶體驗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獲取聚合數據的方法和裝置,解決聚合數據存儲成本高,不能對聚合數據及時更新的技術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獲取聚合數據的方法,包括:
按照預設的第一周期獲取數據庫的查詢日志;所述查詢日志記錄有數據查詢命令、數據查詢命令的執行耗時和數據查詢命令的執行頻率;
當所述數據查詢命令的執行耗時超過預設的時間閾值,或所述數據查詢命令的執行頻率超過預設的頻率閾值時,將滿足所述數據查詢命令的數據組合作為聚合數據存儲入所述數據庫。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情況下,所述方法還包括:
當接收到所述數據查詢命令時,判斷所述數據庫中是否存在符合查詢命令的聚合數據;所述符合查詢命令的聚合數據中包含所述數據查詢命令所指定的數據;
當存在所述符合查詢命令的聚合數據時,將所述符合查詢命令的聚合數據中包含的所述數據查詢命令所指定的數據返回給所述數據查詢命令的發出方。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情況下,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查詢日志還記錄有:位于所述聚合數據中的被聚合數據的標識,以及所述被聚合數據的被查詢時刻;
按照預設的第二周期讀取所述被聚合數據的被查詢時刻;
當所述被聚合數據相鄰兩次的被查詢時刻的時間差超過預設的時間閾值時,將所述被聚合數據所在的聚合數據刪除。
結合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情況,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情況下,當在所述數據庫中刪除原數據和/或增加新數據時,所述方法還包括:
刪除所述原數據所在的聚合數據;和/或
根據所述新數據生成聚合數據。
第二方面,提供一種獲取聚合數據的裝置,包括:
查詢日志獲取單元,用于按照預設的第一周期獲取數據庫的查詢日志;所述查詢日志記錄有數據查詢命令、數據查詢命令的執行耗時和數據查詢命令的執行頻率;
聚合數據生成單元,用于當所述數據查詢命令的執行耗時超過預設的時間閾值,或所述數據查詢命令的執行頻率超過預設的頻率閾值時,將滿足所述數據查詢命令的數據組合作為聚合數據存儲入所述數據庫。
結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情況下,所述裝置還包括:
判斷單元,用于當接收到所述數據查詢命令時,判斷所述數據庫中是否存在符合查詢命令的聚合數據;所述符合查詢命令的聚合數據中包含所述數據查詢命令所指定的數據;
返回數據單元,用于當存在所述符合查詢命令的聚合數據時,將所述符合查詢命令的聚合數據中包含的所述數據查詢命令所指定的數據返回給所述數據查詢命令的發出方。
結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情況下,所述裝置還包括:
讀取單元,用于按照預設的第二周期讀取所述被聚合數據的被查詢時刻;
刪除單元,用于當所述被聚合數據相鄰兩次的被查詢時刻的時間差超過預設的時間閾值時,將所述被聚合數據所在的聚合數據刪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華為技術軟件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華為技術軟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9546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