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CTC流程自動化制茶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93532.4 | 申請日: | 2012-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439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曹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普安縣宏鑫茶業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遵義市遵科專利事務所 52102 | 代理人: | 劉學詩 |
| 地址: | 561505 貴州***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ctc 流程 自動化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產品加工產業中茶葉加工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CTC流程自動化制茶工藝。
背景技術
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擴大農產品深加工,提高產品的擋次和質量,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有利于推進農業現代化,對于茶產業,我地區屬一級產區,緯度、海拔、日照、降水量、土質酸堿度都適宜茶樹生產,所以茶葉品種資源豐富,但是現有的產業經濟優勢并不明顯,其中之一的因素也表現在茶葉加工企業規模較小,整體差異較大,手工操作與部分工序采用機械化操作并存,而且加工設備比較陳舊落后,造成加工產業效益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改變目前的茶葉加工設備陳舊技術落后,標準化自動水平低下的現狀提供一種CTC流程自動化制茶工藝,以實現茶業加工上規模化,標準化和自動化的目標。
CTC流程自動化制茶工藝,所述鮮茶葉萎凋后的分揀雜質工序—茶葉揉、擠、切工序—撕、擠壓、切工序—形成顆粒工序—發酵工序—烘干工序—揀除粗、老的莖梗—分篩出不同型號的茶產品都采用機械自動化生產;整個生產工藝流程中采用了均衡葉選機揀去雜質,洛托凡轉子機對茶葉進行揉、擠、切,CTC四聯機對茶葉撕開、擠壓、切細,成形機制成茶顆粒,自動化連續發酵床對茶顆粒進行連續流水作業發酵,流化床干?燥機對茶原料烘干,初分靜電揀別機揀除粗、老的莖、梗,震動圓篩機以及細分揀別機1和細分揀別機2分篩出不同大小型號的茶葉產品。
采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大大提高茶葉加工生產自動化、標準化水平,能使茶葉加工的效率提高,產品質量也有了保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CTC流程自動化制茶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對該CTC流程自動化制茶工藝作進一步詳細說明:首先把采收進的鮮茶葉在槽式萎凋槽中萎凋后輸送進入均衡葉選機進行鮮葉分篩,分揀除去雜質后輸入托洛機凡轉子機對萎凋篩選過的茶葉進行揉、擠、切處理后輸送進入CTC四聯機,四聯面中一聯二聯為粗齒運轉中對茶葉進行撕開、擠壓、切細;三聯四聯為細齒運轉中進一步撕、擠、切,使其原料成為成形機處理工序所需的要求指標。以上兩道工序的工作原來的方法多是采用錘式破碎機完成,其茶原料的一部分被加工成絨糟。經過四聯機加工后的原料輸送進入成形機制成茶顆粒,再進入自動化連續化發酵床,在供氧環境下發酵,發酵溫度控制在攝氏25度,濕度85%;發酵后的原料送入流化烘干機烘干,烘干溫度在120—140攝氏度進行,烘干料水分在6%以下。烘干后的茶產品進入靜電初分揀別機揀去粗的、老的莖梗,使原料精細化,再進入震動圓篩機,篩面茶在經細分揀別機1、篩底茶在經過細分揀別機2后即獲得規格的茶葉成品均堆。上述各道工序都是機械化自動化進行、比傳統的茶加工方式的工效大為提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普安縣宏鑫茶業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普安縣宏鑫茶業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9353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