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包工作層磚防粘渣涂料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92617.0 | 申請日: | 2012-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333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蔣鵬;王濤;顧漢華;劉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5/66 | 分類號: | C04B35/66 |
| 代理公司: | 上海開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 地址: | 2019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包 工作 層磚防粘渣 涂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冶金精煉鋼包用的耐火材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鋼包工作層磚防粘渣涂料。
背景技術
鋼包是鋼鐵生產環節中的一個重要冶金設備,其承接來自轉爐、電爐或其它化鐵爐的高溫鐵水,進入下一步的LF、RH等精煉工序,然后再進入連鑄平臺,在上述過程中,鋼包的包口、渣線、熔池和包底均存在與熔渣接觸的可能。因高溫熔體的噴濺粘附或其自然冷卻條件下的凝固粘結,導致與其接觸的鋼包壁面粘鋼或粘渣。尤其在包口位置,因溫降最大,熔渣易冷卻凝固,因此更易產生結渣現象,導致鋼包自重增加、有效容積減少、包口直徑縮小等問題,不僅影響吊運行車的運行安全,還會影響到下一步的鋼水精煉工藝。
針對粘渣問題,一種方法是對粘渣采用燒氧切割或機械拆除,但這大多會損壞爐襯,影響設備周轉頻率,而且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種方法是在爐襯表面涂抹或噴涂一層涂料,以隔絕熔渣與爐襯的接觸,從而達到防止粘渣的目的,如中國專利號2006100186222所描述的“防粘渣涂料”和中國專利號001159747所描述的“脫渣涂料”。但這些專利要么含有石墨、碳化硅等不易被熔渣潤濕的物質,價格較貴,限制了其大范圍推廣;要么含有低熔點物相,在化渣的同時也損害了爐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提出一種鋼包工作層磚防粘渣涂料,其大部分采用天然原料,價格便宜,來源范圍較廣,而且反應平衡相熔點較高,在高溫下不會形成低熔相,達到防粘渣效果的同時又不會損壞工作層磚。此外,配料中不含碳素,因此也不會產生鋼水增碳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鋼包工作層磚防粘渣涂料,其成分重量百分比為:菱鎂礦粉料65~85%,石英砂粉料8~20%,生粘土粉料3~8%,磷酸鹽2~5%,有機結合劑0.5~2%;水,外加,占粉料總重量的30~45%。
進一步,所述的菱鎂礦粉、石英砂粉、生粘土粉的粒度為-200目。
又,所述的磷酸鹽為三聚磷酸鈉、六偏磷酸鈉或磷酸二氫鋁粉。
所述的磷酸鹽的粒度為-35目。
另外,所述的有機結合劑為黃糊精、羥甲基纖維素和羥乙基纖維素。
優選地,所述的菱鎂礦粉的技術指標為:MgCO3≥75%,SiO2≤20%,CaO≤3%,重量百分比計。
優選地,所述的石英砂粉技術指標為:SiO2≥92%,Al2O3≤5%,R2O≤0.3%,重量百分比計。
優選地,所述的生粘土粉技術指標為:Al2O3≥42%,SiO2≤57%,R2O≤0.3%,重量百分比計。
現場使用時,加水量占粉料總重量的30~45%,攪拌均勻后,機械噴涂或人工涂抹在工作層磚上。
本發明涂料中加入少量磷酸鹽,用來改善涂料的分散性、和易性,降低用水量,而且還起到高溫粘結劑的作用。
本發明涂料中加入少量有機結合劑,用來提高涂料的穩定性,延長使用保存期,而且還起到常溫粘結劑的作用。
本發明涂料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基本物理化學變化:一是菱鎂礦的分解,方鎂石晶體的結晶長大;二是在高溫作用下,雜質氧化物之間或雜質氧化物與氧化鎂相互作用形成新的礦物;三是石英砂發生晶型轉變,粘土轉化為莫來石和無定形SiO2;最終物相主要為鎂橄欖石相和鎂尖晶石相和方鎂石相,各相結合方式為直接結合,反應過程中無液相出現。
本發明涂料的防粘渣機理為:
在高溫下,涂料的平衡物相均為高熔點相,能隔離工作層磚與鋼渣的接觸,而本身也不易被鋼渣溶解;涂料本身存在較大的體積收縮和排氣反應,故其與工作層之間不會形成牢固的結合,而是與粘附在其表面的熔渣一起脫落,從而達到防粘渣的作用,并且排出的氣體可起到攪拌鋼水,輔助精煉,均化鋼水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926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結核分枝桿菌快速診斷試劑盒
- 下一篇:融合RFID的視頻監控跟蹤系統及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