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及偏光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91732.6 | 申請日: | 2012-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49620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12 |
| 發明(設計)人: | 米澤秀行;村山俊介;八重樫將寬;尾入大介;中野勇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東電工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2B5/30 | 分類號: | G02B5/30;G02B1/10;B29C5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偏振 制造 方法 偏光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及偏光板的制造方法。通過本發明的制造方法獲得的偏振片可以作為在其至少一個面上設有透明保護薄膜的偏光板使用。這些偏振片、偏光板可以應用于液晶顯示裝置、有機電致發光(EL)顯示裝置、等離子顯示板(PDP)等圖像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裝置用于個人電腦、電視機(TV)、監視器、手機、個人數字助理(PDA)等。以往,作為用于液晶顯示裝置等的偏振片,從兼備高透過率和高偏振度的觀點來看,使用的是經染色處理的聚乙烯醇系薄膜。該偏振片是通過如下步驟獲得的:在浴中對聚乙烯醇系薄膜進行例如溶脹、染色、交聯、拉伸等各種處理,之后實施洗滌處理,然后進行干燥。另外,所述偏振片通常作為在其一面或兩面上使用粘接劑貼合有三乙酰纖維素等透明保護薄膜的偏光板使用。
近年來,液晶顯示裝置的高性能化在進步,為了獲得高可視性,要求液晶面板沒有顏色不均。然而,偏振片大多存在因其整個面積上的光學特性有偏差而發生的顏色不均。尤其,如果不形成在偏振片上貼合了透明保護薄膜的偏光板的狀態的話,難以確認前述顏色不均,因此,偏振片上產生的顏色不均使材料的產率大幅降低。
作為減少上述顏色不均的方法,例如,提出了改變實施溶脹處理的溶脹浴的長度,控制溶脹處理時間的方法(專利文獻1)。然而,隨著近年來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大型化,要求可大量制造大面積的偏振片。另外,偏振片的面積增大時,要求整個面積上的光學特性(偏振度、單體透過率)的均一性。進一步的,偏振片與校正視場角的相位差薄膜等其它薄膜的組合使用變得越來越多,短時間內制造的要求也在提高。
另一方面,為了響應短時間內制造的要求,加速現有的制造工序總體的處理速度時,具有容易產生顏色不均、產率大幅降低的問題。根據上述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方法,雖然如上所述可以減少顏色不均,但由于為了應對大面積的偏振片的制造,產生通過降低偏振片的輸送速度或延長溶脹浴的長度來進一步延長溶脹處理時間的必要,存在不能響應在短時間內制造偏振片的要求的問題。
為了解決所述問題,提出了在溶脹工序中,設置2個以上的溶脹浴,并且,控制各處理槽的溫度的方法(專利文獻2、3)。根據設置了所述溶脹工序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可以短時間制造顏色不均少、高品質的偏振片。然而,專利文獻2、3的方法中,具有在溶脹浴中,聚乙烯醇系薄膜容易發生折彎的問題。另外,提出了除了溶脹工序,還設置進行拉伸倍率1倍以上1.05倍以下的處理的水浸漬工序,由此制造光學特性,尤其色調的均一性高的偏振片的方法(專利文獻4),但在該方法中,在水浸漬工序中,由于在聚乙烯醇系薄膜中發生折彎,因此有不能穩定生產的問題。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7820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65309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6-267153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8-249766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在高速生產的場合下也能穩定地制造具有高光學特性且顏色不均被抑制的偏振片。另外,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在通過所述制造方法制造偏振片之后使用所得的偏振片制造偏光板的方法。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本發明人等為了解決所述問題反復深入研究,結果發現,通過以下所示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等可以達成所述目的,由此完成了本發明。
即,本發明涉及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對聚乙烯醇系薄膜至少實施溶脹工序、染色工序和拉伸工序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溶脹工序具有至少2個階段的下述工序:通過經由配置在處理液中的至少1個導向輥將聚乙烯醇系薄膜浸漬于各處理液中而進行溶脹的工序,
在第1階段的工序中,作為導向輥,在聚乙烯醇系薄膜浸漬于處理液中的長度上的行進方向的70%及70%以后的位置設置有曲率半徑為2000~50000mm的舒展輥,且
在第1階段的工序中,處理液溫度為33~50℃,進行拉伸使得縱向的拉伸倍率為1.2~2.5倍,
在第2階段及第2階段以后的工序中,進行拉伸使得縱向的拉伸倍率為1.06~1.2倍。
在所述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溶脹工序的第1階段的工序的縱向的拉伸倍率優選為1.2~2.2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東電工株式會社,未經日東電工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9173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