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24小時自助還書裝置及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91241.1 | 申請日: | 2012-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826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楊健;何雪浤;張俊峰;孫紹先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7G1/00 | 分類號: | G07G1/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東大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 地址: | 110819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24 小時 自助 裝置 方法 | ||
1.一種24小時自助還書裝置,包括單片機(1)、計算機(2)、識別機構(3)、運輸機構(4)、第一推書機構(5)、第二推書機構(6)和蜂鳴器(7),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還書車(8)和第二還書車(9),其中,所述的識別機構(3)設置于運輸機構(4)傳送帶的一端;第一推書機構(5)、第二推書機構(6)分別設置于運輸機構(4)傳送帶的同一側,所述的第一還書車(8)設置于運輸機構(4)傳送帶的另一側并與第一推書機構(5)相對放置,所述的第二還書車(9)設置于運輸機構(4)傳送帶的另一側并與第二推書機構(6)相對放置;
所述的單片機(2)的兩個控制輸出端,其中一個連接第一還書車(8)的電機輸入端,另一個連接第二還書車(9)的電機輸入端;單片機(2)的六個信號輸入端,其中三個輸入端分別連接第一還書車(8)的三個光電傳感器輸出端,另三個輸入端分別連接第二還書車(9)的三個光電傳感器輸出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24小時自助還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還書車(8)包括本體支架(801)、護板(802)、取書門(803)、機匣(804)、第一導軌(805)、第二導軌(806)、導軌支座(807)、第一托板支撐筋(808)、第一滑塊(809)、第二托板支撐筋(810)、第二滑塊(811)、托板(812)、第一軸承座(813)、第二軸承座(814)、軸承座支架(815)、從動軸(816)、從動鏈輪(817)、鏈條(818)、主動鏈輪(819)、主動軸(820)、第三軸承座(821)、蝸桿減速器(822)、電機(823)、第一光電傳感器(824)、第二光電傳感器(825)、第三光電傳感器(826)、強磁鐵(827)、腳輪(828)、動力連接板(829)和指示燈(830);
其中,第一還書車(8)的本體支架(801)外側設置有護板(802),所述護板(802)上設置有取書門(803);所述的本體支架(801)內側設置有機匣(804),機匣(804)內兩端設置有第一導軌(805)和第二導軌(806),所述的第一導軌(805)、第二導軌(806)分別通過導軌支座(807)固定于機匣(804)內部;第一托板支撐筋(808)固定于與第一導軌(805)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滑塊(809)上,第二托板支撐筋(810)固定于與第二導軌(806)相配合使用的第二滑塊(811)上,托板(812)設置于所述第一托板支撐筋(808)和第二托板支撐筋(810)上,托板(812)通過動力連接板(829)連接鏈條(818);所述的機匣(804)上端設置有第一軸承座(813)和第二軸承座(814),所述的第一軸承座(813)和第二軸承座(814)分別通過軸承座支架(815)與機匣(804)連接,第一軸承座(813)和第二軸承座(814)之間設置有從動軸(816),所述從動軸(816)上設置有從動鏈輪(817),所述的從動鏈輪(817)與鏈條(818)嚙合連接;所述的機匣(804)下端設置有與鏈條(818)嚙合使用的主動鏈輪(819),所述的主動鏈輪(819)設置于主動軸(820)上,所述的主動軸(820)一端固定于第三軸承座(821)上,另一端連接蝸桿減速器(822),所述的蝸桿減速器(822)固定于本體支架(801)上;電機(823)輸出軸連接蝸桿減速器(822);第一光電傳感器(824)的發送端和接收端分別設置于運輸機構(4)傳送帶兩側,第二光電傳感器(825)設置于本體支架(801)上端,第三光電傳感器(826)設置于本體支架(801)內部,指示燈(830)設置于護板(802)外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24小時自助還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護板(802)外部設置有與運輸機構(4)連接的強磁鐵(827)。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24小時自助還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體支架(801)下端設置有腳輪(82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24小時自助還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還書車(9)結構與第一還書車(8)結構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大學,未經東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9124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虛擬磁盤加密方法、解密方法、裝置及云服務器
- 下一篇:一種密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