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表面傳熱系數的測量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90452.3 | 申請日: | 2012-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983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董若凌;施紅輝;陳偉;張曉東;沈偉杰;劉嵐菲;謝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5/20 | 分類號: | G01N25/2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陳昱彤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表面 傳熱系數 測量 裝置 方法 | ||
1.一種流體表面傳熱系數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個以上流體表面傳熱系數感受裝置(1)、一個以上非介入式熱敏體溫度監測器(2)、熱電偶(4)和數據處理器(5);每個所述流體表面傳熱系數感受裝置(1)包括紅外加熱器(11)、置于所述紅外加熱器(11)的光路上的熱敏體(12)和用于支撐所述熱敏體(12)的絕熱支座(13),每個非介入式熱敏體溫度監測器(2)一一對應地置于相應的熱敏體(12)的最大紅外波段光散射區域內;所述熱電偶(4)、各所述紅外加熱器(11)、各非介入式熱敏體溫度監測器(2)的信號輸出端分別與所述數據處理器(5)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體表面傳熱系數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計時器(3),所述計時器(3)與所述數據處理器(5)電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體表面傳熱系數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熱電偶(4)、各所述熱敏體(12)和用于支撐所述熱敏體的絕熱支座(13)均置于流體空間(6)內。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流體表面傳熱系數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體空間(6)的壁上設有光學窗口(7),所述光學窗口(7)位于各紅外加熱器(11)的光路和各所述熱敏體(12)因熱原因釋放的光路上。
5.一種使用權利要求1或2的裝置進行流體表面傳熱系數測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將所述熱敏體(12)和熱電偶(4)置于流體內;
步驟(b):首先利用熱電偶(4)測量流體的溫度t∞,而后利用所述紅外加熱器(11)對熱敏體(12)進行加熱,使熱敏體(12)的溫度高于流體的溫度t∞;在停止對熱敏體(12)加熱的同時,非介入式熱敏體溫度監測器(2)開始工作,同時開始計時,并記錄此時刻熱敏體(12)的溫度t0;待經過一時間間隔τ后,非介入式熱敏體溫度監測器(2)停止工作,同時停止計時,并記錄此時刻熱敏體(12)的溫度t;數據處理器(5)利用以下公式(Ⅰ)計算流體的表面傳熱系數h:
其中,V表示熱敏體的體積,A表示熱敏體的表面積,λ表示熱敏體的導熱系數,c表示熱敏體的比熱容,ρ表示熱敏體的密度;
步驟(c):數據處理器(5)校核所得到的流體的表面傳熱系數h是否滿足以下公式(Ⅱ):
hV/Aλ≤0.1????(Ⅱ)
式(Ⅱ)中,h表示流體的表面傳熱系數,V表示熱敏體的體積,A表示熱敏體的表面積,λ表示熱敏體的導熱系數;
如果不滿足公式(Ⅱ),則選取具有更小體積和/或更高導熱系數的熱敏體,重復步驟(a)至(c),直至所得到的流體的表面傳熱系數h滿足公式(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理工大學,未經浙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9045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先進的首循環18個月換料裝載方法
- 下一篇:一種環保鞋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