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超臨界水對焦油渣改質制備燃料油的系統和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89603.3 | 申請日: | 2012-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35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樹眾;王玉珍;郭洋;徐東海;公彥猛;唐興穎;張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蘇州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G1/00 | 分類號: | C10G1/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710049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臨界 對焦 油渣 制備 燃料油 系統 方法 | ||
1.一種利用超臨界水對焦油渣改質制備燃料油的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
混合器(1),
其內設有加熱裝置(4)的超臨界水反應器(5),
高壓氣液分離器(9),
用于將所述混合器(1)中的物料輸送至所述超臨界水反應器(5)中的高壓泵(2),
用于將氧源輸送至所述超臨界水反應器(5)中的高壓壓縮機(3),
以及連在所述超臨界水反應器(5)和所述高壓氣液分離器(9)之間的換熱器(8),
所述超臨界水反應器(5)的底部設有排渣口,排渣口下方設有儲渣池(7)。
2.一種運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來制備燃料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步驟一、將焦油渣和熱水或蒸汽在混合器(1)內混合均勻;
步驟二、將混合器(1)內混合均勻的物料經高壓泵(2)輸送至超臨界水反應器(5)中;
步驟三、待焦油渣和熱水或蒸汽的混合物及氧源進入超臨界水反應器(5)后,開啟超臨界水反應器內的加熱裝置(4),使焦油渣在超臨界水中進行改質反應”;
步驟四、反應后的固體殘渣從超臨界水反應器(5)底部的排渣口進入儲渣池(7);反應后的流體經換熱器(8)冷凝后進入高壓氣液分離器(9);
步驟五、對高壓氣液分離器(9)底部分離出的燃料油,進行回收;對高壓氣液分離器(9)上部分離出的以H2、CO、CH4為主的合成氣,進行回收。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燃料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二中,還將氧源經高壓壓縮機(3)輸運至超臨界水反應器(5)中。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燃料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二中,進入超臨界水反應器(5)內的氧源的含氧量,低于所述焦油渣中有機物完全氧化的理論需氧量。
5.如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制備燃料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一中,當采用的是熱水時,所述熱水的溫度大于50℃。
6.如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制備燃料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一中,當采用的是蒸汽時,所述蒸汽的溫度大于50℃。
7.如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制備燃料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一中,在所述混合器中混勻后的物料的溫度大于40℃。
8.如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制備燃料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1)內裝有攪拌裝置。
9.如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制備燃料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源為高壓灌裝氧、或空氣、或雙氧水。
10.如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制備燃料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三中,所述的超臨界水反應器(5)內的反應溫度為370-800℃,反應壓力為22-32MPa。
11.如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制備燃料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裝置(4)為蒸汽加熱裝置或電加熱裝置。
12.如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制備燃料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8)的冷流體介質為軟化水、或自來水、或工業循環水。
13.如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制備燃料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8)的冷流體介質經換熱后,溫度大于5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蘇州研究院,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蘇州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8960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簡歷可視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船舶航跡定位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