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送和接收裝置以及發送和接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488641.7 | 申請日: | 2012-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91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富山均;小澤信久;近藤裕也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尼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7/00 | 分類號: | H04L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剛;吳孟秋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送 接收 裝置 以及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發送和接收裝置以及發送和接收系統。
背景技術
利用同軸電纜等以模擬信號的形式傳送圖像的發送和接收系統例如被廣泛用作監視相機系統。
在利用同軸電纜等傳送模擬信號的發送和接收系統中,隨著要傳送的信號的頻率增大,以及隨著傳送距離增大,信號的衰減增大。因此,以模擬信號形式的圖像數據等的傳送從由信號的衰減引起的圖像的劣化的角度來看就傳送距離的長度而言是受限的。
因此,在監視相機系統以及其他系統中采用的發送和接收系統中,需要使用利用正交幅度調制(QAM)或正交相移鍵控(QPSK)等而數字調制的信號,以便實現遭受更少劣化的諸如圖像數據之類的數據的傳送。在使用數字調制信號的傳送中,即使傳送距離較長,如果信號的強度超過一定的閾值水平,則在接收側通過執行諸如差錯校正之類的數字信號處理可以接收沒有嚴重劣化的圖像。
為了生成通過QAM、QPSK等而數字調制的信號,通常首先由數字信號處理電路生成基于載波、數據率和調制方法的信號。所生成的信號被輸入到D/A轉換器,從而獲得數字調制信號。
一般地,D/A轉換器基于預定的時鐘信號執行采樣。D/A轉換器因此輸出要生成的載波以及作為時鐘信號與載波之間的差異的折疊信號(folded?signal)。由于折疊信號引起折疊失真,因此通常在D/A轉換器的輸出側部署反走樣濾波器(anti-aliasing?filter)以衰減發送信號中包括的折疊信號。上述技術例如在2011年11月24日在因特網上檢索到的一篇文檔的第3頁中公開(URL:http://www.analog.com/static/imported-files/jp/overviews/ADI_Data_Conversion_Poster_F.pdf)。
發明內容
例如,關于所生成的載波的頻率較低的用于音頻的D/A轉換器,可以在構成D/A轉換器的諸如IC之類的半導體器件中構建反走樣濾波器。然而,關于處理像視頻信號這樣的高頻率的信號的D/A轉換器,如果包含反走樣濾波器,則就失真或噪聲而言難以獲得滿意的特性。因此,例如,在視頻信號的傳送中,通常諸如電感器或電容器之類的部件被用于構成外部反走樣濾波器。然而,外部濾波器的成本較高,而且還占據較大的面積。這些成為了阻礙用于發送和接收系統的裝置的成本降低或小型化的因素。
因此,希望提供一種發送和接收裝置和發送和接收系統,其中,即使發送側將D/A轉換器的輸出按原樣作為發送信號輸出并且對于發送信號發生基于折疊信號的折疊失真,發送和接收特性的劣化也不會發生。
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發送和接收裝置,包括:發送部,被構造為產生包括第一數字調制信號的輸出信號;以及包括混頻器電路(mixer?circuit)的接收部,該接收部被構造為接收包括第二數字調制信號的輸入信號,混頻器電路被構造為對輸入信號執行降頻轉換以產生經降頻轉換的輸入信號。
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發送和接收信號的系統,該系統包括:第一發送和接收裝置,包括:發送部,被構造為產生包括第一數字調制信號的第一輸出信號;以及第二發送和接收裝置,包括:發送部,被構造為產生包括第二數字調制信號的第二輸出信號,以及包括混頻器電路的接收部,該接收部被構造為接收包括第一數字調制信號的第一輸出信號作為輸入信號,混頻器電路被構造為對輸入信號執行降頻轉換以產生經降頻轉換的輸入信號。
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發送和接收信號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產生包括第一數字調制信號的輸出信號;以及由混頻器電路接收包括第二數字調制信號的輸入信號,混頻器電路被構造為對輸入信號執行降頻轉換以產生經降頻轉換的輸入信號。
在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發送和接收裝置或者發送和接收系統中,接收部或接收裝置包括具有對從外部輸入到其中的發送信號的降頻轉換功能的諧波去除混頻器電路和被構造為從諧波去除混頻器電路的輸出中選擇接收信號的濾波器電路。因此,即使D/A轉換器的輸出被按原樣作為發送部或發送裝置的發送信號輸出,發送信號中包括的折疊信號也不會對接收部或接收裝置有影響。
從結合附圖理解的以下描述和所附權利要求中將清楚本公開的特征和優點,附圖中相似的部分和元件由相似的標號來標示。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公開的第一實施例的采用發送和接收裝置的發送和接收系統的功能框圖;
圖2是參考例的發送和接收系統的功能框圖,用于說明在使用具有簡單構造的直接轉換型的混頻器電路的情況中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尼公司,未經索尼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8864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