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礦山溜井安全防護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88587.6 | 申請日: | 2012-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357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黃繼榮;曹華斌;譚詠山;陳紅濤;樊華;張杰;陳國平;周乃松;王建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1/00 | 分類號: | E21F11/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鎮西 |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礦山 溜井 安全 防護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礦山安全設備,具體地指一種礦山溜井安全防護結構。
背景技術
溜井是井下礦山儲存和運輸礦物的設施,礦物通過溜井進行運輸。振動放礦機是溜井生產的重要設,安裝于溜井的下部,振動放礦機的檢修是礦山檢修的安全隱患。目前,檢修振動放礦機的安全保護措施是在溜井眉線上部搭建安全平臺,在搭建安全平臺的過程中需在溜井中作業,如果檢修前溜井的井壁清理不干凈,存有浮碴,或井筒圍巖松動的話,工人進入溜井中搭建安全平臺有很大的風險;另外,由于溜井的現場條件所限,所搭安全平臺并不可靠,加上溜井周邊放大炮或改炮等環境因素,所搭安全平臺易被震垮,導致意外發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礦山溜井安全防護結構,為溜井放礦設備的檢修提供安全防護,該安全防護結構牢靠穩固,且人工操作,自動完成,無需工人進入溜井內作業。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方案是:一種礦山溜井安全防護結構,包括設置在溜井口外側上方的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下方的溜井口上設有油缸支座,所述固定支座與主梁的首端鉸接,所述主梁前段與所述油缸支座間鉸接有上油缸,所述主梁的后段抵靠溜井口頂沿并延伸至溜井口內,所述主梁的末端與副梁首端鉸接,所述副梁末端抵靠溜井口底面,所述副梁與所述主梁后段間鉸接有下油缸,所述主梁后段的上方設有上蓋板,所述副梁的內側設有后蓋板。
進一步地,所述副梁為直梁,其與溜井口底面間的夾角小于80°。使得副梁以溜井底板為割線,以阻止副梁向放礦設備方向轉動;所述主梁與副梁組成一個防護單元,若干個單元組成一個防護面,將整個井筒罩住。
再進一步地,所述油缸支座下方溜井口的眉線上方設有下掛鉤,所述主梁前段設有連接環,所述連接環與所述下掛鉤掛扣連接。連接環用于將主梁固定在下掛鉤上,使得本安全防護結構有三個固定點,即:主梁與固定支座的鉸接點、副梁與井底的接觸點,及連接環與下掛鉤的掛扣點,從而提高了整體結構的牢靠穩固性。
更進一步地,所述主梁呈彎折狀,所述主梁的后段與所述副梁連接成折角狀。主梁從溜井口外側彎折進溜井口內,使得在本安全防護結構的搭建過程中無需工人進入溜井內作業;副梁與主梁的后段呈折角狀布置有利于其間安裝油缸,使得副梁能伸展自如、可折疊起來,方便安裝與空間布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其一,相比傳統的工人進入溜井內搭建而成的安全平臺,本安全防護結構在溜井口外側即可完成安裝過程,安裝好后可人工操作,自動完成,無需工人進入溜井內部作業,避免了因溜井井筒清理不干凈,或井筒圍巖松動帶來的安全隱患,為溜井放礦設備的檢修提供了安全防護。
其二,本發明采用多點固定形式,加強了固定連接處的牢靠性,也提高了整體結構的穩固性。
其三,本發明鉸接油缸,使得安全防護結構能自由伸縮,不用時可以收起來掛在頂板上,無需頻繁拆裝,也解決了避炮的問題;且使用方便快捷,可節省大量檢修時間,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
其四,本安全防護結構可以一物多用,除用于安全防護外,稍作改裝,便可在生產時替代專用放礦閘門,防止放礦時跑礦。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礦山溜井安全防護結構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礦山溜井安全防護結構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礦山溜井安全防護結構的折疊備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發明,但它們不對本發明構成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未經武漢鋼鐵(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8858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