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高壽命雙屏蔽電線及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488118.4 | 申請日: | 2012-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353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許義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晶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02 | 分類號: | H01B7/02;H01B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楊小雙 |
| 地址: | 2393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壽命 雙屏 電線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壽命雙屏蔽電線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雙屏蔽電線由導體、絕緣介質、外導體和胡桃4個部分組成。內導體由一根實心導體構成,絕緣介質通常是聚乙烯,外導體也采用聚乙烯。由于結構和材料的原因,使得該電線在高溫高輻射條件下使用受到限制,材料老化嚴重,導體電阻變大,容易漏電流,嚴重影響了使用壽命。
因此,提供一種擁有良好的屏蔽效果,同時又具備抗氧化,壽命高的電線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諸多問題,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擁有良好的屏蔽效果,同時又具備抗氧化,壽命高的電線。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高壽命雙屏蔽電線,由內到外依次包括內導體、第一絕緣介質、外導體、第二絕緣介質和防護層,所述第一絕緣介質為氧化鎂和/或氧化鋁,所述第二絕緣介質為二氧化硅。
進一步地,所述的內導體為銅芯線,所述外導體為銅管,所述防護層為銅管或者高溫合金管。
進一步地,所述銅芯線只有一個。
上述任一項所述的高壽命雙屏蔽電線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絕緣層的制備:將造粒好的氧化鎂或者氧化鋁畫著二氧化硅粉加入干粉壓機進行壓制,制成圓柱體,然后燒結,冷卻待用;
b、內屏蔽絕緣導體制備:將燒結后的內絕緣氧化鎂或者氧化鋁置于銅管內,然后將銅棒穿入裝配成內屏蔽絕緣導體坯料,隨后對所述坯料拉拔制成半成品,最后進行退火處理;
c、內屏蔽絕緣導體檢測:對上述半成品進行電氣性能檢測;
d、防護層的制備:將燒結好的外絕緣二氧化硅柱置于銅管內,然后將半成品插入二氧化硅柱的預制孔中,裝配成雙屏蔽絕緣坯料進行拉拔至成品,然后退火處理。
e、成品檢測:對成品的電線的外觀及電氣性能進行檢測。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壽命雙屏蔽電線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燒結溫度為1100℃,燒結時間為2小時。
進一步地,所述半成品的外徑為6mm,成品的外徑為5.0mm。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高壽命雙屏蔽電線,由內到外依次包括內導體、第一絕緣介質、外導體、第二絕緣介質和防護層,所述第一絕緣介質為氧化鎂和/或氧化鋁,所述第二絕緣介質為二氧化硅。該電線擁有良好的屏蔽效果,同時又具備抗氧化,壽命高。本發(fā)明還提供了制備該電線的制備方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
實施例1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高壽命雙屏蔽電線,由內到外依次包括內導體、第一絕緣介質、外導體、第二絕緣介質和防護層,第一絕緣介質為氧化鎂和/或氧化鋁,第二絕緣介質為二氧化硅。絕緣層耐高溫耐氧化,大大提高了電線的實用壽命,另外銅材料也大大提升了導電性能。
優(yōu)選的,的內導體為銅芯線,外導體為銅管,防護層為銅管或者高溫合金管,銅芯線只有一個。
該高壽命雙屏蔽電線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絕緣層的制備:將造粒好的氧化鎂或者氧化鋁畫著二氧化硅粉加入干粉壓機進行壓制,制成圓柱體,然后燒結,冷卻待用;
b、內屏蔽絕緣導體制備:將燒結后的內絕緣氧化鎂或者氧化鋁置于銅管內,然后將銅棒穿入裝配成內屏蔽絕緣導體坯料,隨后對坯料拉拔制成半成品,最后進行退火處理;
c、內屏蔽絕緣導體檢測:對上述半成品進行電氣性能檢測;
d、防護層的制備:將燒結好的外絕緣二氧化硅柱置于銅管內,然后將半成品插入二氧化硅柱的預制孔中,裝配成雙屏蔽絕緣坯料進行拉拔至成品,然后退火處理。
e、成品檢測:對成品的電線的外觀及電氣性能進行檢測。
5、根據(jù)權利要求4的高壽命雙屏蔽電線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燒結溫度為1100℃,燒結時間為2小時。
優(yōu)選地,半成品的外徑為6mm,成品的外徑為5.0mm。
該種制備方法是針對本發(fā)明的雙屏蔽高壽命電線提出來的,具有很好的實用性,實用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
上面實施例只是對本發(fā)明進行了示例性的描述,顯然本發(fā)明的實現(xiàn)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發(fā)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jīng)改進將發(fā)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晶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晶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8811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