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筆芯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487916.5 | 申請日: | 2012-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911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曲政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曲政宇 |
| 主分類號: | B43K5/10 | 分類號: | B43K5/10;B43K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15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筆芯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筆芯,具體涉及一種可防止墨水倒流的筆芯。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的各種筆芯,大都包括筆頭和筆管,筆管內裝有墨水,為了使筆芯能夠方便地卡在筆殼內,在筆頭和筆管之間還設有連接支撐件,為了防止筆管內的墨水倒流,在墨水遠離筆頭的一端裝有防倒流油,防倒流油既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可隨墨水的使用而逐漸向筆頭的方向移動,又具有比墨水稍強的粘合力,所以,在一般情況下,防倒流油可以解決筆芯倒置時墨水倒流問題。這種筆芯的不足之處在于,當溫度變化時,防倒流油的粘合力和流動性會隨之變化,環(huán)境溫度升高,防倒流油的粘合力減弱,流動性增強,當筆芯倒置時會隨墨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出筆芯。目前已有一種筆芯,其內部設有防倒流裝置,但由于密封塊與筆管之間留有間隙,而密封塊是懸浮不定的,因此密封塊與卡臺上通氣孔的位置極易配合不準確,導致密封效果不好。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防止墨水倒流、密封性好的筆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筆芯,包括連接在一起的筆頭和筆管,筆管內裝有墨水,在墨水遠離筆頭的一端裝有防倒流油,其結構特點是所述防倒流油中懸浮有球體防倒流塊,所述筆管尾部內側設有圓柱形卡臺,所述卡臺與防倒流塊對應的一端為圓弧形。
采用上述結構的筆芯,防倒流塊為球形,卡臺的端部為與防倒流塊配合的圓弧形,因此即使防倒流塊在防倒流油中轉偏,也會保證其防倒流的密封性。
所述防倒流塊與筆管之間留有可供防倒流塊轉動的間隙,可隨筆管角度位置的變換而轉動。
所述卡臺由筆管尾部向筆管軸向中心壓制而成。
所述卡臺中部設有透氣孔,使筆管內外空氣連通。
防倒流塊由與防倒流油密度相同或近似的材料制成,或者在防倒流塊中設置一個真空腔,這樣,防倒流塊就能懸浮在防倒流油中,隨防倒流油的移動而移動,既不會浮到防倒流油的上表面,也不會沉到防倒流油的底部,。當溫度升高時,防倒流油的粘合力開始降低而流動性增強,當筆芯倒置時,墨水開始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筆芯尾部移動,防倒流油和防倒流塊隨之移動,當球形防倒流塊碰到圓弧形卡臺端部時,即使防倒流塊轉偏,通氣孔也會被密封,因此防倒流塊與筆管之間的間隙大小,不會影響防倒流效果。
綜上所述,本筆芯結構簡單、能有效防止墨水倒流,密封效果好。
附圖說明
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正常使用時筆芯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筆芯倒置時防倒流塊阻止墨水倒流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該筆芯包括筆頭1和筆管3,前述兩者通過連接件2固接在一起,筆管3內裝有墨水3-1,在墨水3-1遠離筆頭1的一端設有防倒流油3-2,防倒流油3-2內裝有防倒流塊4,防倒流塊4的密度與防倒流油3-2的密度相同,所以防倒流塊4可以懸浮在防倒流油3-2中,這樣,筆芯豎直放置時,防倒流塊4就不會滑出防倒流油3-2,為了防止墨水倒流,防倒流塊4做成與筆管3內腔相配合的球體,也可以為中空的球形狀,防倒流塊4與防倒流油3-2之間留有很小的間隙,為了防止防倒流塊4倒流出筆管3,在筆管3遠離筆頭1的一端插接有卡臺5,卡臺5呈圓柱狀,其側面與筆管3內壁為過盈配合,以保證在正常青況下卡臺5一直卡緊在筆管3內;為了使筆管3內外空氣連通,卡臺5中部在軸向上設有一個連通卡臺5兩端的透氣孔5-2;卡臺5與防倒流塊4配合的一端為圓弧形,當筆芯倒置墨水3-1倒流時,防倒流塊4隨防倒流油3-2一起移動,當防倒流塊4移動到卡臺5附近時,即使因懸浮轉偏,防倒流塊4的弧度也會與卡臺5的圓弧配合,將透氣孔5-2密封,在重力作用下,防倒流塊4與卡臺5壓緊在一起,倒流通道被切斷,倒流停止。將筆芯轉到正常使用方向時,墨水3-1、防倒流油3-2及防倒流塊4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又恢復到原來位置,可以正常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曲政宇,未經曲政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8791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