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礦化度對緩蝕劑緩蝕性能影響的測試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86429.7 | 申請日: | 2012-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085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吳啟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啟洪 |
| 主分類號: | G01N5/00 | 分類號: | G01N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礦化度 緩蝕劑緩蝕 性能 影響 測試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礦化度對緩蝕劑緩蝕性能影響的測試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緩蝕劑及其衍生物作為除油劑、水質凈化劑、阻垢劑、成膜劑和抗壓添加劑等廣泛應用于橡膠、石油、農業、礦業、醫藥、環境保護和分析化學等領域。以后,該類物質的應用領域將進一步擴大。
在石油工業中,緩蝕劑類化合物主要用作潤滑油極壓抗磨劑,高溫抗氧劑。由于現在普遍使用的二硫代磷酸鹽類潤滑油抗磨添加劑中的磷元素會使發動機廢氣轉換裝置的催化劑中毒失效,再者基于環保方面的考慮,各國均對機油等潤滑油中磷的含量作了嚴格的規定,要求使用低灰、低磷潤滑油。緩蝕劑類化合物因具有優異的極壓抗磨及高溫抗氧化性能,且不含磷元素,毒性低,有望成為二硫代磷酸鹽類潤滑油抗磨添加劑的替代產品。對新型緩蝕劑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作為潤滑油抗磨抗氧劑的應用研究成為當今潤滑油添加劑的一個研究熱點。
在橡膠工業中,緩蝕劑類化合物主要用作橡膠硫化促進劑。其促進硫化功效很大,作為第二促進劑與次磺酞胺類硫化促進劑并用,可縮短硫化時間,目前其用量僅次于次磺酞胺類促進劑。
在塑料工業中,緩蝕劑類化合物的應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用作高分子聚合時的引發劑。緩蝕劑作為光活化型劑可有效地控制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端基結構、側基結構、單體的排列順序及某些聚合物的立構規整性等,還可通過分子設計而合成多種多樣的、具有特定性能或功能的多組分共聚物以及具有特殊幾何形狀的的模型聚合物等;另一方面是用作塑料抗氧劑及光降解敏化劑,作為塑料光解敏化劑的以二硫代氨基甲酸鐵類物質研究得最多。
在礦業中,緩蝕劑類化合物主要用作浮選捕收劑。二烷基緩蝕劑類化合物是一種高效的金屬硫化礦捕收劑,具有捕收能力強、選擇性高、用藥量少、浮選速度快等特點。常用作方鉛礦、黃銅礦等礦物的浮選捕收劑。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硫氮九號)常在高堿條件下用來進行方鉛礦與閃鋅礦、黃鐵礦的浮選分離,它對方鉛礦表現較強的捕收作用。
在農業中,緩蝕劑類化合物主要用作農用殺菌劑。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開發了福美鐵、福美鋅、福美雙、代森鈉、代森鋅、代森錳和代森錳鋅等殺菌劑,其中用途最廣的是代森錳鋅。
在醫學上,緩蝕劑類化合物主要是用作重金屬中毒的解毒劑、用作抗癌劑、用作免疫調節劑、醫用抗氧劑及外用殺菌劑。
在分析化學中,緩蝕劑類化合物主要作為萃取絡合劑,用于色譜、光譜分析的分離及預富集。可用于分析砷、鉻、鉛、銅、鎳、鋅、錳、銀等多種金屬及非金屬元素的微量分析。
除了中和性能的水處理劑,大部分水處理用的緩蝕劑的緩蝕機理是在與水接觸的金屬表面形成一層將金屬和水隔離的金屬保護膜,以達到緩蝕目的。根據緩蝕劑形成的保護膜的類型,緩蝕劑可分為氧化膜型、沉積膜型和吸附膜型緩蝕劑。
鉻酸鹽、亞硝酸鹽、鉬酸鹽、鎢酸鹽、釩酸鹽、正磷酸鹽、硼酸鹽等均被看作氧化膜型緩蝕劑。鉻酸鹽和亞硝酸鹽都是強氧化劑,無需水中溶解氧的幫助即能與金屬反應,在金屬表面陽極區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其余的幾種,或因本身氧化能力弱,或因本身并非氧化劑,都需要氧的幫助才能在金屬表面形成氧化膜。由于這些氧化膜型緩蝕劑是通過阻抑腐蝕反應的陽極過程來達到緩蝕的,這些陽極緩蝕劑能在陽極與金屬離子作用形成氧化物或氯氧化物。沉積覆蓋在陽極上形成保護膜,以鉻酸鹽為例,它在陽極反應形成Cr(OH)3和Fe(OH)3,脫水后成為CrO3和Fe2O3的混合物(主要是γ-Fe2O3)在陽極構成保護膜。因此有時又被稱作陽極型緩蝕劑或危險型緩蝕劑,因為它們一旦劑量不足(單獨緩蝕時,處理1L水,所需劑量往往高達幾百、甚至過千毫克)就會造成點蝕,使本來不太嚴重的腐蝕問題,反而變得更加嚴重。氯離子、高溫及高的水流速都會破壞氧化膜,故在應用時,要根據工藝條件,適當改變緩蝕劑的濃度。硅酸鹽也可粗略地歸到這一類里來,因為它主要也是通過阻抑腐蝕反應的陽極過程來達到緩蝕的。但是,它不是通過與金屬鐵本身、而可能是由二氧化硅與鐵的腐蝕產物相互作用,以吸附機制來成膜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啟洪,未經吳啟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8642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