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控制原料摩爾配比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鹽合成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86426.3 | 申請日: | 2012-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042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紅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紅梅 |
| 主分類號: | C07C333/16 | 分類號: | C07C333/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控制 原料 摩爾 配比 二硫代 氨基 甲酸 合成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控制原料摩爾配比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鹽合成工藝。
背景技術
二硫代氨基甲酸鹽簡稱為DTC,在19世紀中期就已在實驗室通過有機伯胺或仲胺與CS2反應而合成。目前,二硫代氨基甲酸鹽及其衍生物作為除油劑、水質凈化劑、阻垢劑、成膜劑和抗壓添加劑等廣泛應用于橡膠、石油、農業、礦業、醫藥、環境保護和分析化學等領域。以后,該類物質的應用領域將進一步擴大。
在石油工業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類化合物主要用作潤滑油極壓抗磨劑,高溫抗氧劑。由于現在普遍使用的二硫代磷酸鹽類潤滑油抗磨添加劑中的磷元素會使發動機廢氣轉換裝置的催化劑中毒失效,再者基于環保方面的考慮,各國均對機油等潤滑油中磷的含量作了嚴格的規定,要求使用低灰、低磷潤滑油。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類化合物因具有優異的極壓抗磨及高溫抗氧化性能,且不含磷元素,毒性低,有望成為二硫代磷酸鹽類潤滑油抗磨添加劑的替代產品。對新型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作為潤滑油抗磨抗氧劑的應用研究成為當今潤滑油添加劑的一個研究熱點。
在橡膠工業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類化合物主要用作橡膠硫化促進劑。其促進硫化功效很大,作為第二促進劑與次磺酞胺類硫化促進劑并用,可縮短硫化時間,目前其用量僅次于次磺酞胺類促進劑。
在塑料工業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類化合物的應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用作高分子聚合時的引發劑。二硫代氨基甲酸鹽作為光活化型劑可有效地控制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端基結構、側基結構、單體的排列順序及某些聚合物的立構規整性等,還可通過分子設計而合成多種多樣的、具有特定性能或功能的多組分共聚物以及具有特殊幾何形狀的的模型聚合物等;另一方面是用作塑料抗氧劑及光降解敏化劑,作為塑料光解敏化劑的以二硫代氨基甲酸鐵類物質研究得最多。
在環境保護中,由于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類化合物具有極性基,這種極性基中的硫離子原子半徑較大,帶負電,易于與廢水中的金屬陽離子成鍵,生成難溶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鹽,因此,常用作萃取鰲合劑。主要應用于兩個方面。一方面用低分子量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鹽作沉淀浮選劑和溶劑氣浮捕收劑,分離廢水處理中的重金屬離子以及用作超臨界流體絡合萃取中的絡合劑。再者是將氨基二硫代羰基引入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衍生物、含多乙烯多胺的聚合物以及聚醚等高分子聚合物骨架中,制備具有一定機械強度的鰲合樹脂或水溶性的鰲合樹脂。水溶性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鰲合樹脂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在美國發展起來的新型油田污水處理劑,具有高效除油性能,同時還具有殺菌、防垢、緩蝕等功能。
在礦業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類化合物主要用作浮選捕收劑。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類化合物是一種高效的金屬硫化礦捕收劑,具有捕收能力強、選擇性高、用藥量少、浮選速度快等特點。常用作方鉛礦、黃銅礦等礦物的浮選捕收劑。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硫氮九號)常在高堿條件下用來進行方鉛礦與閃鋅礦、黃鐵礦的浮選分離,它對方鉛礦表現較強的捕收作用。
在農業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類化合物主要用作農用殺菌劑。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開發了福美鐵、福美鋅、福美雙、代森鈉、代森鋅、代森錳和代森錳鋅等殺菌劑,其中用途最廣的是代森錳鋅。
在醫學上,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類化合物主要是用作重金屬中毒的解毒劑、用作抗癌劑、用作免疫調節劑、醫用抗氧劑及外用殺菌劑。
在分析化學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類化合物主要作為萃取絡合劑,用于色譜、光譜分析的分離及預富集。可用于分析砷、鉻、鉛、銅、鎳、鋅、錳、銀等多種金屬及非金屬元素的微量分析。
盡管DTC及其衍生物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在美國發展起來的新型油田處理劑,如今已在北海油田、墨西哥灣等地已廣泛應用,而我國對這類化學劑的研究卻很少,作為緩蝕劑方面的研究及其實際運用情況,國內報道就更少。
目前國內對DTC類緩蝕劑存在不足之處有兩方面:
(1)存在所用原料成本高,較難大量獲得。對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等多乙烯多胺物質作為反應物,研究雖然證實了該類物質緩蝕性能效果不錯,但由于這些原料成本過高且較難獲取,若在鉆完井作業中大范圍推廣使用,存在很大難度。
(2)對腐蝕介質體系的研究太少。國內這極少量研究也僅僅針對DTC這類物質在酸性腐蝕介質體系中的緩蝕性能研究以及在理論方面的探討,而沒有系統地對DTC類緩蝕劑在中性、堿性和各種不同鹽水腐蝕介質體系,特別是油氣井更為復雜的腐蝕介質體系中緩蝕性能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對其它腐蝕介質體系進行系統性研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紅梅,未經張紅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8642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