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結核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84200.X | 申請日: | 2012-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209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梅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梅華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31/06;A61P1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海心聯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黃為 |
| 地址: | 51061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結核病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制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結核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complex?,簡稱結核分枝桿菌或結核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統,最常見的患病部位是肺臟,占各器官結核病總數的80-90%。也可以累及肝、腎、腦、淋巴結等器官。主要的傳播途徑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膚和子宮,但主要是通過呼吸道。排菌的肺結核病人痰液干燥后,細菌隨塵土飛揚,被他人吸入而引起感染,人體吸入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飛沫是否患病主要由吸入結核菌的數量、毒力、人體的抵抗力等多種因素有關。
結核病作為一種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傳染病,目前全球有約20億人被感染,每年新出現結核病患者約800-1000萬,每年因結核病死亡人數約為200-300萬。目前我國結核病年發病人數約為130萬,因此結核病死亡人數每年達13萬,超過其它傳染病死亡人數的總和。我國是全球22個結核病流行嚴重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全球27個耐多藥結核病流行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結核病患病人數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印度。結核病是我國重點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
現代醫學主要應用化學藥物進行結核病的治療,主要包括抗生素類和合成藥物兩類。抗生素包括鏈霉素、利福平、卡那霉素等,合成藥物包括異煙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氧氟沙星等。雖然憑借這些化學藥物的問世,曾一度有效控制結核病的發展,但是由于結核病患者不斷重復的進行化療,臨床上出現了嚴重的毒副作用,這些常用的抗結核化學藥物不良反應較多,重復的化療使許多患者感染的結核桿菌出現了多重耐藥性,進而導致死亡率增高。
中醫藥在結核病治療中的作用得到較為廣泛的認同,目前研究單味中藥或從單味中藥中提取出來的化合物抗結核分枝桿菌作用的報道較多,有貓爪草(小毛莨內酯)、水車前、苦參(苦參堿)、大薊、黃連素、大蒜素,但這些研究多還停留在體外抗結核分枝桿菌階段,開發周期長。現行市場上治療結核病主要中藥制劑針對性不強,或注重補虛、或注重殺蟲,多是輔助性用藥,而且品種很少,多數成藥配方藥味多,服用劑量大,制劑質量標準控制不嚴,使之至今仍然缺少理想的治療結核病的中成藥,難以體現中醫藥治療結核病這種難治性疾病的特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溫肺化飲,瀉肺逐水功效,用于治療結核病的中藥組合物。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上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前一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治療結核病的中藥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中藥原料制成的藥劑:葶藶子18~42%,大黃9~20%,干姜10~20%,白及22~32%,大棗12~38%,巴豆0.03~0.08%,各組分之和為100%。
進一步的,上述的一種治療結核病的中藥組合物中,所述中藥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以下述比例為佳:葶藶子28~38%,大黃9~15%,干姜14~18%,白及23~28%,大棗14~20%,巴豆0.04~0.06%,各組分之和為100%。
上述的一種治療結核病的中藥組合物中,所述的藥劑可以是重要制劑中的常用口服劑型,如片劑、顆粒劑、微丸劑或膠囊劑等的任意一種;但以微丸劑或者顆粒劑為佳,特別是微丸劑更佳。
本發明處方中,葶藶子苦、辛、寒,歸肺、膀胱經,能開泄肺氣,具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之功,直接針對結核性胸腔積液之痰飲內停證,故為君藥。肺與大腸相表里,大黃苦、寒,歸脾、胃、大腸經,能蕩滌腸胃,推陳致新,具有較強烈的瀉下攻積作用,大黃之瀉下作用在本病的治療中可達肺病治腸、釜底抽薪之效;巴豆辛、熱,歸肺、胃、大腸經,性猛力專,能瀉下冷積、逐水退腫、溫通閉塞,具有強烈的瀉下逐水消腫作用,故前人喻其具有“斬關奪門之功”,治療實證有捷效,同時其性辛熱,一方面取“痰飲當以溫藥和之”之意,另一方面又能監制葶藶子、大黃之性寒,以防苦寒敗陽,多項研究表明,巴豆中主要含巴豆油(約占53%~57%)對結核分枝桿菌與多重耐藥結核分枝桿菌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可直接針對本病的病原菌;大黃、巴豆能加強君藥的瀉肺逐水之功,故為臣藥。干姜辛、熱,歸肺、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溫化水飲之功,可協助加強溫肺化飲之功;白及苦、甘、澀、微寒,歸肺、胃經,多個中醫古代醫籍記載其“入肺理傷”之功,具有收斂止血作用,對結核所致的咯血、吐血等具有較良好的效果,多個研究資料顯示白及對結核桿菌具有較強的抑制和殺滅作用,直接針對本病的病原菌;故干姜、白及作為佐藥。大棗甘、溫,歸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緩和藥性的作用,佐制君藥、臣藥之性情猛烈而瀉傷正氣,使瀉不傷正,故用為使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梅華,未經李梅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8420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