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鉸接密封裝置及其安裝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84057.4 | 申請日: | 2012-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968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孫繼輝;吳金山;黃毅;應建華;陳建民;騰延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機械施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J15/46 | 分類號: | F16J15/4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鄭瑋 |
| 地址: | 20007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鉸接 密封 裝置 及其 安裝 方法 | ||
1.一種鉸接密封裝置,包括機器外殼和具有三層階梯結構的機器內殼,所述機器外殼的內表面、機器內殼的中間層結構的端面和最內層結構的外表面形成一個獨立空間,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一個設于所述獨立空間內的充氣密封橡膠帶和氣閥,所述充氣密封橡膠帶為首尾相連的帶狀結構,套設于所述機器內殼的最內層結構的外表面,所述充氣密封橡膠帶通過所述氣閥對其內腔進行充氣,當所述充氣密封橡膠帶的內腔被填滿后,所述充氣密封橡膠帶將所述獨立空間分成若干個互不連通的空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鉸接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閥通過設在所述機器內殼的最內層結構的連通孔穿過所述機器內殼的最內層結構,并連通至所述充氣密封橡膠帶的內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鉸接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氣密封橡膠帶中被填入的為空氣。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交接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氣密封橡膠帶中被填入的為聚氨酯。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鉸接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壓緊所述充氣密封橡膠帶的邊緣和所述機器內殼的最內層結構的壓板,所述壓板通過與所述機器內殼的最內層結構連接的螺栓壓緊所述充氣密封橡膠帶的邊緣和所述機器內殼的最內層結構。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鉸接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板分布于所述充氣密封橡膠帶的兩側。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鉸接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氣密封橡膠帶的邊緣通過粘結劑與所述機器內殼的最內層結構的外表面緊密連接。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鉸接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氣密封橡膠帶的數量為2個,所述充氣密封橡膠帶將所述獨立空間分成3個互不連通的空腔。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鉸接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氣密封橡膠帶的周長與所述機器內殼的最內層結構的外表面周長相匹配。
10.一種鉸接密封裝置的安裝方法,用以將如權利要求1至9任意之一所述的鉸接密封裝置安裝入機器中,所述機器至少包括機器前段、機器后段和兩端分別與所述機器前段和機器后段鉸接的液壓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01:將未充氣的所述充氣密封橡膠帶套設在所述機器內殼的最內層結構的外表面,使得所述氣閥能夠通過對應的連通孔連接到所述機器內殼的最內層結構的內表面;
S02:用所述壓板和螺栓或粘結劑使得所述充氣密封橡膠帶的邊緣和所述機器內殼的最內層結構緊密連接;
S03:將所述機器內殼與所述機器外殼互相套設,同時,將所述機器內殼和機器外殼分別與所述機器后段和機器前段固定連接;
S04:通過所述氣閥對所述充氣密封橡膠帶進行充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機械施工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市機械施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8405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機的正反轉切換裝置
- 下一篇:一種帶張力器的繞線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