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煤礦巷道底板加固方法及對中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83663.4 | 申請日: | 2012-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370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康紅普;汪占領;吳志剛;張占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20/02 | 分類號: | E21D2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煤礦 巷道 底板 加固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煤礦開采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煤礦巷道底板加固方法及對中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絕大部分煤礦都受到底臌的影響,巷道底臌后,不僅破壞了圍巖的力學性質,而且導致巷道斷面縮小,軌道傾斜變形,從而影響礦井的生產運輸、通風和行人等,不利于礦井的安全生產。目前,底臌治理主要采用注漿與全長預應力底板錨索綜合支護的方法,它采用灌漿的方法將預應力錨索的一端固定在巷道底板深部圍巖中,然后進行初次漲拉,漲拉后錨索具有一定的預應力,在此基礎上再進行鉆孔全長范圍內的高壓注漿,待漿液凝固后,再對組合錨索進行最后漲拉,至設計的錨固值。這樣的施工方法能保證錨索在全長范圍內具有較高的預應力,實現了錨索對破碎巖層的主動支護,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底板變形,但是由于工序繁多,限制了施工速度的進一步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提高錨索的施工速度和施工質量的煤礦巷道底板加固方法,以及在所述方法中使用的錨索對中裝置。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煤礦巷道底板錨索快速施工方法及錨索對中裝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制作錨索,在所述錨索的非錨固段上設置隔離套管,所述隔離套管與所述錨索的錨固段密封連接;
步驟二、在煤礦巷道底板進行鉆孔,將所述錨索放入所述鉆孔中,并在所述鉆孔內靠近孔口的位置安裝封口器;
步驟三、在錨索全長范圍內進行一次高壓注漿;
步驟四、待漿液凝固后,使用漲拉設備對所述錨索進行高壓預緊,至設定的預緊值。
優選的是,在步驟二中將所述錨索放入所述鉆孔之前還包括:在所述隔離套管的外側等間距固定若干對中裝置。
優選的是,相鄰兩個所述對中裝置之間的距離為1-1.5米。
優選的是,步驟四中對所述錨索進行漲拉前還包括步驟:在所述鉆孔外部安裝托盤,所述托盤后側安裝錨具,所述錨具上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中具有夾片,所述錨索非錨固段的自由端從所述通孔中穿出。
優選的是,所述隔離套管為塑料管。
優選的是,所述隔離套管的管壁厚度為0.5-2毫米。
優選的是,所述錨索長度為3-6米,其中,所述錨固段長度為1-2米。
一種在本發明所述方法中使用的對中裝置,包括:
對中套管,固定在所述隔離套管上;
爪錨,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對中套管上,所述爪錨的長度設計為:在使用過程中所述爪錨的自由端與所述鉆孔的孔壁相接觸。
優選的是,所述對中裝置還包括螺栓,所述對中套管上設置有孔,所述孔具有內螺紋結構,所述螺栓與所述孔的內螺紋結構旋合并與所述隔離套管接觸,將所述對中套管固定在所述隔離套管的外側。
優選的是,所述爪錨為3個,均勻分布在所述對中套管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煤礦巷道底板錨索一次注漿成型快速施工方法代替原來的二次注漿成型施工方法,所述方法采用了隔離套管使漿液與錨索之間有環狀自由面,可保證錨索全長預緊力的施加;采用錨索對中裝置使錨索始終位于鉆孔的中心位置,保證了錨索的直線度,有利于錨索作用的充分發揮;通過本發明所述方法和對中裝置,實現了一次注漿完成加固,簡化了施工工藝和減少了施工工序,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并有效保證了施工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錨索在施工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的對中裝置的側視圖
圖3為圖2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至圖3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以使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參照本說明書后能夠據以實施。
圖1為本發明所述方法中錨索2在施工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8366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