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油分離器及應用該油分離器的制冷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82557.4 | 申請日: | 2012-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368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三花制冷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43/02 | 分類號: | F25B4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曉波;郝鵬 |
| 地址: | 3125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離器 應用 制冷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制冷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制冷設備的油分離器。此外,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包括上述油分離器的制冷設備。
背景技術
制冷設備中,壓縮機輸出高壓制冷劑蒸汽給熱交換器的同時,也會將其內部的部分潤滑油也輸出,而這些潤滑油如果進入熱交換器,會對熱交換器的傳熱效果造成不良影響,因此,需要在壓縮機和熱交換器之間設置油分離器,用于分離制冷劑蒸汽和潤滑油,使制冷劑在“無油”狀態下進入熱交換器,改善冷凝器和蒸發器中的傳熱效果。
請參考圖1,圖1為現有技術中一種油分離器的結構示意圖;下面簡要介紹這種油分離器的工作過程及其存在的缺陷。
如圖1所示,該油分離器主要包括上端蓋11、下端蓋12和筒體13組成的密封腔14,上端蓋11設有進氣管21,該進氣管21的外端連接制冷系統的壓縮機的出氣管22,筒體13上設有出氣管22,該出氣管22的外端連接制冷系統的熱交換器的進氣管21,下端蓋12設有回油管23,該回油管23的外端連接壓縮機內部。上述密封腔14要求在承受一定壓力時無泄漏、破損現象,且筒體13的直徑比進氣管21的直徑大3~15倍。
工作過程中,壓縮機輸出的潤滑油和制冷劑蒸汽從進氣管21流入密封腔14,由于通道的橫截面突然擴大,使密度不同的潤滑油和制冷劑蒸汽產生了不同的流速。密度較小的制冷劑蒸汽的流速從原先的10~25m/s下降至0.8~1m/s,同時制冷劑蒸汽的流向也發生了變化,而密度較大的液態潤滑油依然保持較大的流速,自上而下落入筒體13下端,沉積在油分離器的底部,再通過油分離器底部的回油管23回到壓縮機。
然而,上述結構的油分離器存在如下缺陷:
首先,該油分離器分油效果不徹底,從進氣管流出的殘余油滴可能滴入出氣管,進而進入空調系統,影響制冷系統的制冷效果;
其次,該油分離器制冷劑蒸汽和液態的潤滑油的分離效果較好,但是對于油蒸汽來說,起不到分離作用,油蒸汽仍然會與制冷劑蒸汽一同通過出氣管進入熱交換器,影響熱交換器的傳熱效果。
有鑒于此,亟待針對上述技術問題,對上述油分離器做進一步優化設計,提高油分離器的分油效果,進而改善制冷劑熱交換器的傳熱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為提供一種用于制冷設備的油分離器,該油分離器能夠提高分油效果,改善制冷劑熱交換器的傳熱效率。在此基礎上,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應用上述油分離器的制冷設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制冷設備的油分離器,包括上端蓋、下端蓋和筒體圍成的密封腔,所述上端蓋通過進氣管連通所述制冷系統的壓縮機的出口,所述密封腔通過出氣管連通所述制冷設備的熱交換器的進口;所述油分離器還具有除油裝置,用于分離所述進氣管輸入的混合物中的制冷劑蒸汽和潤滑油,所述除油裝置設于所述進氣管和所述出氣管之間。
優選地,所述除油裝置具有除霧器,所述除霧器設于所述進氣管的內端下方。
優選地,所述進氣管的內端設于所述上端蓋上,所述除霧器貼合于所述上端蓋的內壁。
優選地,所述除油裝置還具有支撐所述除霧器的支撐座,所述支撐座設于所述除霧器下方、與所述上端蓋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除油裝置還具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設于所述除霧器與所述支撐座之間。
優選地,所述除霧器為鋼絲球,所述過濾網為鋼絲網。
優選地,所述除油裝置還具有上下開口的筒狀導向件,所述導向件連接于所述支撐座下方。
優選地,所述支撐座的中部設有與所述導向件的橫截面形狀相配的擋板,所述擋板四周設有多個通孔,所述導向件焊接于所述擋板下方,所述出氣管的內端設于所述支撐座和所述擋板圍成的腔室中。
優選地,所述擋板的邊緣設有向下延伸的焊接板,所述導向件與所述焊接板焊接。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制冷設備的油分離器,具有除油裝置,用于分離所述進氣管輸入的混合物中的制冷劑蒸汽和潤滑油,所述除油裝置設于所述進氣管和所述出氣管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三花制冷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三花制冷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8255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人工魚礁底播苗種器
- 下一篇:棉桃剝花機轉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