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多功能蛇形救災機器人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82204.4 | 申請日: | 2012-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318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馮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浦東新區知識產權保護協會 |
| 主分類號: | B25J11/00 | 分類號: | 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多功能 蛇形 救災 機器人 裝置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蛇形機器人領域的模塊化裝置,具體是一種可用于多功能蛇形救災機器人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蛇形機器人的研究開發越來越得到重視,特別是能適應不同應用背景的模塊化救災蛇形機器人問題。傳統的蛇形機器人大部分都是一個整體設計,蛇形機器人的功能在設計完成后就基本不能再添加新的功能模塊,所以在實際應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中國申請號CN201020119471.1,申請公開號CN201597033U,該專利中公開了一種輪式蛇形機器人機構,該機構采用輪式驅動,利用雙棘輪實現轉向和越障動作,具有結構簡單、質量小、運動靈活等特點,非常適合狹小環境下運動。但是這種機構在設計完成后較難添加新的功能模塊,在這方面的應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中國申請號CN?200920076906.6,申請公開號CN201455991U,該專利中公開了一種地震搜救機器人,該裝置可以探測出被困人員的方位、周圍地形以及被困對象有無生命跡象,并將信息傳輸給救援的工作人員,使救援工作能夠更直接有效地進行,提高了救援效率。但是這種裝置的擴展性在實際應用中也略顯不足。
綜上,雖然蛇形機器人得到了一定的研究,但是文獻中未見報道可用于多功能蛇形救災機器人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可用于多功能蛇形救災機器人裝置,可以通過該裝置簡單方便的快速組裝不同功能的救災蛇形機器人。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包括:球形連接模塊、連接緩沖模塊、球形接收模塊、左移模塊、右移模塊、功能模塊。
所述的球形連接模塊是指用來插入球形接收模塊,實現當前模塊與上一個模塊連接的裝置。
所述的球形連接模塊的球形結構的直徑為0.1-10厘米。
所述的球形連接模塊的數量可以根據需要調整為1-10個。
所述的連接緩沖模塊是指用來連接球形連接模塊與模塊主體的裝置。
所述的連接緩沖模塊根據需要可以設置為剛性的,也可以設置為柔性的。
所述的連接緩沖模塊的長度為0.1-5厘米。
所述的連接緩沖模塊的寬度為0.1-8厘米。
所述的球形接收模塊是指用來接收球形連接模塊插入的裝置。
所述的球形接收模塊的開口處的直徑要小于球形連接模塊的直徑。
所述的球形接收模塊的內部的直徑要大于或等于球形連接模塊的直徑。
所述的球形接收模塊的數量可以根據需要調整為1-10個。
所述的左移模塊是指該蛇形模塊在移動中首先向左移動的裝置。
所述的左移模塊的數量為1-10個。
所述的右移模塊是指該蛇形模塊在移動中首先向右移動的裝置。
所述的右移模塊的數量為1-12個。
所述的功能模塊是指用來搭載實現不同功能裝置的載體,例如溫度、適度、氣體等傳感器。
當有需要使用蛇形機器人時,首先把若干模塊組裝,實現蛇形機器人的蛇形移動。當需要增加新的功能時,把可以實現該功能的裝置安裝在功能模塊上,然后把球形連接模塊插入前一個模塊的球形接收模塊,實現該模塊與前面模塊的連接。接著把后面的模塊接到該模塊后面,各個模塊前后連接成為更長的蛇形機器人。
綜上,本發明結構簡單,可以使用球形連接模塊與球形接收模塊實現用于多功能蛇形救災機器人裝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用于多功能蛇形救災機器人裝置包括:球形連接模塊1、連接緩沖模塊2、球形接收模塊3、左移模塊4、右移模塊5、功能模塊6。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球形連接模塊1是指用來插入球形接收模塊,實現當前模塊與上一個模塊連接的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浦東新區知識產權保護協會,未經上海市浦東新區知識產權保護協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8220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