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垂釣手竿的泄力與收放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79390.6 | 申請日: | 2012-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866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毅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燕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89/015 | 分類號: | A01K89/015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一誠知識產權事務所 13116 | 代理人: | 李合印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垂釣 放線 裝置 | ||
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漁具,尤其涉及一種垂釣手竿的泄力與收放線裝置。
背景技術隨著生活環境的安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釣魚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項充滿趣味,充滿智慧,充滿活力,格調高雅,有益身心的活動,現在的釣魚者越來越多,釣魚時所使用的手竿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現有的垂釣手竿一般在外部配置收放線裝置,從而達到收放線的目的,例如,目前常用的線盤結構可實現收、放線的操作,此外,一些海竿配置有外部收放線裝置,可以實現可調泄力與收放線功能,但因其易纏繞,裝置體積大、質量大,攜帶不方便,則不便于應用在手竿,然而,目前的手竿在垂釣過程中,遇到較大的魚上鉤時,因沒有泄力功能,并且釣魚線外置,容易使釣魚線被拉斷,魚竿折斷,并且收線時易出現繞線等狀況。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有效的實現泄力可調,內部收放線,避免斷竿、斷線與繞線現象的發生,而且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制作成本低的垂釣手竿的泄力與收放線裝置。
本發明主要包括有外筒、內筒、端蓋、繞線軸、墊片、碟形彈簧、擋圈、壓簧、堵頭、調整螺釘以及漁線,其中外筒和內筒均為兩端開口的圓筒,所述外筒的前端開口通過與其螺紋連接的端蓋封閉,該端蓋的內部設開口朝向外筒內部的螺紋槽孔,所述內筒插接在外筒的內部并且內筒的前端通過所述螺紋槽孔與端蓋相連,所述內筒的內部設有一根與內筒同軸的繞線軸,該繞線軸是由三段不同直徑并且連為一體的圓軸組成的,即前段、中間段以及后段,它們由前至后同軸相連并且直徑由小至大設置,所述繞線軸前段穿過上述端蓋并且部分設在外筒的外部,前段位于外筒外部的部分上設與繞線軸軸線垂直的圓形通孔,繞線時,可在該通孔內安裝一個“L”型手柄,以便收放線;所述繞線軸的前段并且位于內筒內部的部分上套接兩組對應的環形墊片,分別為靠近端蓋一側的前墊片和靠近繞線軸中間段的后墊片,上述兩組墊片之間設與繞線軸套接的碟形彈簧,上述前墊片、后墊片以及碟形彈簧均與繞線軸同軸線,且它們的內圈直徑均小于繞線軸中間段的直徑;所述繞線軸中間段上套接一個與其同軸的擋圈,擋圈與繞線軸后段之間的部分上設壓簧,該壓簧套在繞線軸中間段上,并且壓簧的前端與擋圈相連,后端與繞線軸后段相連;上述內筒的后端開口處設有堵頭,該堵頭通過螺紋與內筒的后端開口相連,堵頭上設有一個與繞線軸同軸的螺紋通孔,調整螺釘通過該螺紋通孔與堵頭相連,并且該調整螺釘前端穿過堵頭與上述繞線軸后段的后端端頂處的錐孔相連;上述內筒上設用于進線的通孔,即進線孔,該進線孔設在擋圈與繞線軸前段之間,漁線由內筒與外筒之間的間隙進入再穿過進線孔進入內筒的內部然后纏繞在繞線軸中間段的擋圈與前段之間,漁線的進入端固定在繞線軸中間段上,漁線的另一端與魚鉤相連。
本發明通過調節調整螺釘,改變碟形彈簧的彈力,改變兩組墊片之間的壓緊力,由于繞線軸中間段可與后墊片緊密接觸,從而改變旋轉繞線軸所需的力,當需要設置泄力時,擰緊或松開調整螺釘使兩組墊片之間的壓緊力增大或減小,實現旋轉繞線軸所需轉動力矩的變化,從而實現手竿泄力的施加與調整功能。魚線從內筒上的進線孔進入,一端固定繞在繞線軸的繞線軸中間段上,且在收線時魚線沿著軸線方向纏繞,隨著魚線逐漸纏繞,魚線頂著擋圈向繞線軸后段方向移動,壓緊壓簧,在壓簧的微小作用力下,使魚線能均勻的排在繞線軸上,避免在收線過程中出現繞線的狀況,從而實現內部收放線功能。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能有效的實現泄力可調,內部收放線,避免斷竿、斷線與繞線的發生;
2、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制作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發明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2為發明的內筒局部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在圖1和圖2所示的垂釣手竿的泄力與收放線裝置的示意圖中,外筒1和內筒2均為兩端開口的圓筒,所述外筒的前端開口通過與其螺紋連接的端蓋3封閉,該端蓋的內部設開口朝向外筒內部的螺紋槽孔,所述內筒插接在外筒的內部并且內筒的前端通過所述螺紋槽孔與端蓋相連,所述內筒的內部設有一根與內筒同軸的繞線軸4,該繞線軸是由三段不同直徑并且連為一體的圓軸組成的,即前段4-1、中間段4-2以及后段4-3,它們由前至后同軸相連并且直徑由小至大設置,所述繞線軸前段穿過上述端蓋并且部分設在外筒的外部,前段位于外筒外部的部分上設與繞線軸軸線垂直的圓形通孔5;所述繞線軸的前段并且位于內筒內部的部分上套接兩組對應的環形墊片,分別為靠近端蓋一側的前墊片6和靠近繞線軸中間段的后墊片7,上述兩組墊片之間設與繞線軸套接的碟形彈簧8,上述前墊片、后墊片以及碟形彈簧均與繞線軸同軸線,且它們的內圈直徑均小于繞線軸中間段的直徑;所述繞線軸中間段上套接一個與其同軸的擋圈9,擋圈與繞線軸后段之間的部分上設壓簧10,該壓簧套在繞線軸中間段上,并且壓簧的前端與擋圈相連,后端與繞線軸后段相連;上述內筒的后端開口處設有堵頭11,該堵頭通過螺紋與內筒的后端開口相連,堵頭上設有一個與繞線軸同軸的螺紋通孔12,調整螺釘13通過該螺紋通孔與堵頭相連,并且該調整螺釘前端穿過堵頭與上述繞線軸后段的后端端頂處的錐孔相連;上述內筒上設用于進線的通孔,即進線孔14,該進線孔設在擋圈與繞線軸前段之間,漁線15由內筒與外筒之間的間隙進入再穿過進線孔進入內筒的內部然后纏繞在繞線軸中間段的擋圈與前段之間,漁線的進入端固定在繞線軸中間段上,漁線的另一端與魚鉤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燕山大學,未經燕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7939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滑動支座的建筑物移位和隔震就位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多晶硅錠的晶體生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