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抗氣蝕高頻響大流量比例插裝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77915.2 | 申請日: | 2012-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270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冀宏;程源;劉新強;秦娟娟;蘆光榮;馬學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蘭州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5B13/02 | 分類號: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蘭州振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 地址: | 730050 ***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蝕 高頻 流量 比例 插裝閥 | ||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液壓二通插裝閥,?尤其涉及液壓高頻響大流量比例插裝閥。
背景技術
目前高頻響大流量比例插裝閥應用比較廣泛,尤其是被廣泛的應用于快鍛機液壓系統中,在快鍛機液壓系統中用來卸壓及回油。如圖1所示的二通比例插裝式錐閥由內閥套2、外閥套3、比例先導閥4、主閥位移傳感器7,主閥芯8等組成,其油流方向即可以為A→B,也可以為B→A。其中主閥位移傳感器銜鐵桿6通過螺紋6c固定在主閥芯8上,以實時反饋主閥芯8的位移。該閥在實際中被用于液壓快鍛機系統的卸壓及回油,且油流方向為B→A,快鍛機的鍛造頻率約為80次/分,所以該閥具有很高的響應特性(其響應時間為50ms左右)。但是在這種使用工況條件下,主閥位移傳感器蓋板5的壁面5a處發生了嚴重的氣蝕現象。通過動態流場仿真發現,在每一次鍛造周期中,主閥芯8快速下行關閉閥口的過程中,主閥芯上腔8c和銜鐵桿頂端上腔6a處都出現了較大負壓,負壓會導致嚴重的氣穴和氣蝕。主閥芯上腔8c及主閥位移傳感器銜鐵桿頂端上腔6a處的負壓是由于主閥芯8快速下行時主閥芯上腔8c及主閥位移傳感器銜鐵桿頂端上腔6a的體積隨之增大,由于主閥口的高速液流2a的阻隔作用,使得背壓回油口A處的背壓油無法通過主閥芯8的中孔8a及頂端的通孔8b進入到主閥芯上腔8c以補充油液,而銜鐵桿頂端上腔6a處由于銜鐵桿間隙6b太小導致液阻很大,而使得主閥芯上腔8c處的油液在銜鐵桿頂端上腔6a處出現較大負壓時無法進入到銜鐵桿頂端上腔6a予以補充。與此同時補油口3a由于外接的管路過長而不能及時向主閥芯上腔8c補充所需油液,所以主閥芯上腔8c及銜鐵桿頂端上腔6a在無油液補充的情況下出現了嚴重的負壓,嚴重負壓導致了嚴重氣穴的發生,進而在主閥頻繁的快速開啟和關閉過程中導致氣蝕現象的發生,同時伴有很大的噪聲和振動。次外,由于高速液流通過主閥口時,在閥口下游會出現負壓區8d及2b,該負壓區的出現也會導致噪聲和振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抗氣蝕且低噪音的高頻響大流量比例插裝閥。
本發明是抗氣蝕高頻響大流量比例插裝閥,包括有集成塊1、內閥套2、外閥套3、比例先導閥4、主閥位移傳感器7、主閥芯8、蓄能器9、整流器10、導流器11,蓄能器9通過補油口3a與主閥芯上腔8c相通,主閥位移傳感器7的銜鐵桿頂端上腔6a通過短管6d、補油口3a與蓄能器9相通;導流器11裝在集成塊1的內孔臺階1a上,整流器10套裝在導流器11上,并通過銷釘10a和銷釘孔11c定位,使每一個整流孔10c對應一個節流通孔11g。
本發明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增強流動的穩定性,從而大大降低了噪聲及振動。所以本發明具有抗氣蝕、噪音小、振動小、安全可靠、壽命長的良好特性。
附圖說明
圖1是背景技術的二通高頻響比例插裝閥結構及內部液流情況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結構簡圖,圖3是圖1中整流器10的主視圖,圖4是圖1中整流器10的俯視圖,圖5是圖1中導流器11的主視圖,圖6是圖1中導流器11的俯視圖,附圖標記及對應名稱為:集成塊1,集成塊內孔臺階1a,內閥套2,外閥套3,負壓區2b,高速液流2a,補油口3a,比例先導閥4,主閥位移傳感器蓋板5,壁面5a,主閥位移傳感器銜鐵桿6,銜鐵桿頂端上腔6a,銜鐵桿間隙6b,螺紋連接6c,主閥位移傳感器7,主閥芯8,主閥芯中孔8a,?主閥芯上端通孔8b,?主閥芯上腔8c,負壓區8d,蓄能器9,短管6d,整流器10,定位銷釘10a,整流葉片10b,整流孔10c,內筒10d,外筒10e,導流器11,導流器下端口11a,節流孔板11b,銷釘孔11c,節流孔板上端面11d,導流管11e,導流管上端口11f,節流通孔11g。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本發明的抗氣蝕高頻響大流量比例插裝閥,包括集成塊1、內閥套2、外閥套3、比例先導閥4、主閥位移傳感器7、主閥芯8、蓄能器9、整流器10、導流器11,蓄能器9通過補油口3a與主閥芯上腔8c相通,主閥位移傳感器7的銜鐵桿頂端上腔6a通過短管6d、補油口3a與蓄能器9相通。導流器11裝在集成塊1的內孔臺階1a上,整流器10套裝在導流器11上,并通過銷釘10a和銷釘孔11c定位,使每一個整流孔10c對應一個節流通孔11g。
如圖3、圖4所示,整流器10由內筒10d、外筒10e和n個整流葉片10b構成,其中n≥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蘭州理工大學,未經蘭州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7791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