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獲取KQI門限的方法及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76838.9 | 申請日: | 2012-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4097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9 |
| 發明(設計)人: | 萬群;華飛;錢曉棟;林仁敬;鳳翔;趙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6 | 分類號: | H04L12/26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37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門限 用戶滿意度 分布概率 單用戶 滿意度 運營商 優化 關鍵質量指標 通訊技術領域 關聯關系 客戶用戶 門限設備 優化目標 預設門限 預設條件 預設周期 用戶群 可用 概率 幫助 投資 制定 | ||
本發明適用于通訊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獲取KQI門限的方法及設備,所述方法包括:KQI門限設備獲取第一用戶群在預設周期內的關鍵質量指標KQI值和與KQI值對應的體驗質量QoE值;根據KQI值與QoE值的關聯關系,以每個KQI值為當前KQI值,先獲取每個KQI值相對于當前KQI值的用戶滿意度比例,再獲取所述用戶滿意度比例滿足預設條件的分布概率;獲取所述分布概率小于預設門限概率的KQI值,將所述KQI值作為KQI門限。本發明,基于單用戶滿意度獲取KQI門限,該KQI門限可以使得優化精準,避免過度優化,可用于幫助運營商制定面向單用戶客戶用戶滿意度的優化目標,實現優化差的體驗,而不優化好的體驗,保護運營商的投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通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獲取KQI門限的方法及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電信服務的市場發展成為充分競爭的市場,提升客戶用戶滿意度已成為保有自身客戶吸引競爭對手客戶的必由之路。客戶用戶滿意度由多個方面構成,業務質量是其中的重要成分,通常采用關鍵質量指標(Key Quality Index,KQI)來衡量業務質量優劣,KQI是基于服務和應用的質量指標,關鍵性能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ex,KPI)是基于網元的性能指標,KQI比KPI更加貼近用戶感知的指標。
目前,評價KQI優劣的方法是根據服務水平協議(Service-level Agreement,SLA)來評價KQI的優劣,SLA是指用戶和服務提供商之間簽訂的關于服務質量的協議,規定了KQI需要達到的水平,但是這些僅適用于簽訂了SLA的客戶,對于大部分用戶,并沒有SLA作為參考,KQI的數值只能作為相對優劣的評估。
現有獲取KQI門限的方法是把KQI和用戶對業務質量的評價進行關聯分析,傳統的做法是在實驗室中,在一個固定的KQI條件下,對QoE進行反復測量,然后將同一條件下的QoE進行平均,獲得這一條件下的QoE的平均分,將KQI值與這個條件下的平均分進行曲線擬合,獲取KQI指標與QoE之間的數量關系,結合曲線的拐點獲取KQI門限。這種方法需要同樣的業務質量條件下反復測量用戶滿意度,然而同樣的業務質量條件在現網中反復出現的幾率很小,因此這個方法不適合在現網中尋找KQI門限。
另外,現有KQI作為對整體業務質量的評價而非個體用戶的業務質量,KQI是基于事件的匯總統計。由于KQI統計是基于事件的,也就是說1個用戶發生100次異常和100個用戶每人發生1次異常,現有KQI統計數據是一樣的,顯然,從整體用戶感知的角度來說,后一種情況對整體的用戶滿意度傷害更大,單純用KQI來表征業務質量,無法和用戶滿意度有效地對應起來。
同時,運營商為獲取和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在業務質量領域,依賴于客觀指標的對比來確定優化方向,如KQI與KPI。直接對比客觀指標,有可能誤導優化方向,存在幾種如下情形:某項指標雖然差距,但是其值都處于不至于影響用戶滿意度的區域,那么優化這個指標將不會帶來用戶滿意度的提升,某項指標雖然處于領先,但是相對競爭對手,有更高比例的用戶受到這個指標的影響,反而是應該優化的目標。
綜上所述,在現有通訊網絡條件下,需要適合在現有通訊網絡條件下獲取KQI門限方法和判斷KQI優劣的標準,提供更貼近用戶滿意度的衡量業務質量的指標,和作為衡量面向用戶群的用戶滿意度的優化效果的指標,同時,運營商也需要識別關鍵KQI,使面向客戶用戶滿意度更準確的投放優化提升的資源。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獲取KQI門限的方法及設備,旨在解決現有獲取KQI門限的方法不適用現有網絡,現有KQI作為對整體業務質量的評價,無法和用戶滿意度有限地對應起來,現有KQI與KPI的對比作為客戶指標被運營商用來確定優化方向,存在可能誤導優化方向的問題。
第一方面,所述獲取KQI門限的方法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7683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