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性酪素載藥緩釋薄膜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76118.2 | 申請日: | 2012-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352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馬建中;徐群娜;周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47/42 | 分類號: | A61K47/42;A61K9/70;A61K31/192;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維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 地址: | 710021***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性 酪素 載藥緩釋 薄膜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天然高分子基復合載藥薄膜的制備方法,特別涉及一種改性酪素載藥緩釋薄膜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其較優的生物相容性而日益受到生物醫藥和制藥領域科研工作者的親睞。其中,天然產物基高分子由于來源廣泛且無毒性,而被廣泛應用于藥物載體材料方面的研究(Y.?Lu,?S.C.?Chen,?Micro?and?nano-fabrication?of?biodegradable?polymers?for?drug?delivery[J].?Advanced?Drug?Delivery?Reviews.?2004,56?:?1621–1633)。
酪素作為一種天然的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蛋白質,由于具有較強的離子吸附性、表面活性、乳化性、自組裝性及穩定性而在載藥體系中備受關注(Y.D.?Livney,?Milk?proteins?as?vehicles?for?bioactives[J]?.Curr.?Opin.?Journal?of?Colloid?and?Interface?Science.?2010,15?:73-83)。根據文獻報道,其作為藥物載體可被制備成不同形態如水凝膠、微/納米粒子、復合材料等(Ahmed?O.?Elzoghby?,?Wael?S.?Abo?El-Fotoh,?Nazik?A.?Elgindy.?Casein-based?formulations?as?promising?controlled?release?drug?delivery?systems[J].?Journal?of?Controlled?Release.?2011,?153?:206–216)。然而,對于酪素基載藥薄膜的研究還鮮見公開報道。經過對現有技術文獻的檢索發現,僅有Abu?Diak?et?al等采用酪素為基體,通過引入油酸等增塑劑制備了可用于藥物涂層的材料,然而這種方法所制備的藥物涂層藥物負載率不高,且緩釋性不能滿足要求(O.?Abu?Diak,?A.?Bani-Jaber,?B.?Amro,?D.?Jones,?G.P.?Andrews,?The?manufacture?and?characterization?of?casein?films?as?novel?tablet?coatings,?Trans.?IChemE,?C,?Food?Bioproducts?Process.?2007,:85:?284–290.)。
納米粒子如二氧化硅由于其特殊的小尺寸效應、比表面積效應及與聚合物基體強的結合作用而日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親睞,將其引入聚合物可以賦予基體獨特的性能如耐熱性、機械強度、表面張力和藥物吸附性(W.?Sto¨?ber,?A.?Fink,?E.?Bohn,?Controlled?growth?of?monodisperse?silica?spheres?in?the?micron?size?range.?Journal?of?Colloid?and?Interface?Science?.?1968,26:?62-69.)。然而,截至目前,將納米二氧化硅引入酪素制備藥物載體材料的研究還未見公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了一種改性酪素載藥緩釋薄膜的制備方法,按此方法制備的載藥體系提高了載藥效率,且控制了藥物的突釋現象。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科技大學,未經陜西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7611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